2)第二百三十四章 这些到底有什么用?_规则系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究小动物、生物没什么经验,找个小蜱虫的项目也能让他们拓展一下知识。

  这就是被赵奕考虑了。

  赵奕倒是没有关系,他不一定要多大项目,另外,在他看来,生物医学研究所被太监的项目,几乎都可以说是小项目。

  这主要还是因为重大的项目不可能被太监掉,即便是中途研究员出了问题,不能够继续研究下去,因为涉及到的项目资金很多,上面也肯定会找人接手。

  研究所里太监的项目中,能剩余百万经费的是极少数,大多数项目的资金就只有几十万,甚至是几万。

  那些都是副研究员、学生练手的项目。

  现在实验室的目标就是,把研究所太监的项目一个个接下来,数量其实也并不多,剩余只有十个左右了。

  赵奕的目标则是完成更多的项目,发表出更多的论文。

  如果只发表一、两篇医学机制研究论文,生物医学研究能力肯定不会被认可,但即便是很普通的医学机制研究,完成的项目多起来、发表的论文数量多起来,研究能力也肯定会被认可。

  数量的叠加是可以引起质变的。

  世界上好多获奖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一生中都没有太高的研究成就,但他们在某个领域一点儿点儿的小成就积攒起来,也会被世界数学界,物理学界认可。

  或许也因为……

  绝大部分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或者其他领域的学者,一生中都不会有太高的成就。

  不管怎么说,数量还是有意义的。

  等项目正式申请下来,实验室很快申请到了材料,就直接进入了研究阶段。

  赵奕依旧是全程跟着实验过程,即便有的实验无法参加,也会后续询问实验过程,查看实验的结果。

  这不只能对项目研究起到推进作用,还能够帮助他了解更多生物医学研究的知识。

  当真正参与项目的研究中时,获得的知识确实是教室里很难相比的,他感觉每一个实验,每一天的工作,都能够带来大量的知识和经验。

  赵奕很享受这个过程。

  当然了。

  他也没有忘记去微生物技术实验室,每天过去打卡一次,查看一下那坨混杂的物质。

  等到了第五天的时候,赵奕终于待的久了一些。

  他发现了新情况--

  变异!

  因为每天都查看一次混杂物质,所有过程都展现在眼前,使用《监察率》能够得到确定的反馈信息。

  首先,混杂物质中还有存活的原始细胞,只是数量非常的少,多数原始细胞并不是被诺如病毒感染死亡的,而是在不适宜的化学环境下,又没有适合的物质供给,周围还滋生了大量的细菌,挤占生存空间,就造成了细胞的死亡。

  第二点就是有一些诺如病毒产生了变异。

  这个变异不是肉眼能看到的,而具体变异方向也是不确定的。

  赵奕也不能确定。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