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小赚一笔_重生八十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破四旧旧那会儿,有位领导站了出来,说:“大家的热情值得鼓励,但是方向不对头。怎么只盯着小的瓶瓶猛砸,却把那个整天压在大家头上的大家伙给放过呢?”

  大家一看这个好,不但干了革命工作还能把城砖搬家里去盖房子,全城总动员之下,城墙就变成了很多房子。

  没了城墙之后,城市和乡村的人为界限就消失了,城关镇应运而生。只是原本的城里人还是叫这里为城郊乡,怕把他们城里人的身份给玷污了。

  赵林想把家里的病人送医院去,靠流汗卖力气是不行的,这事还得落在城郊乡这个名头上面。

  城郊乡虽然顶着城市户口,但里面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靠农田吃饭的,这也是被真正的城里人叫成乡民的原因。好在这里的农业生产是在政府眼皮子底下,所以有了什么东西也都是先分配到这里的田里。

  化肥厂还在建,一直等到入冬才能投产,在这之前的一段时间,这整个地区的化肥都是不够用的。

  赵林家里虽然没有地,但是按县里文件上写的,他是有资格买化肥的,还是按需的那种,不限量。

  有心在上面挣一笔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投机倒把这种罪名的威力还没有消褪,偷偷帮乡下亲戚买几袋就算是大胆的了,专门倒卖这个还真不敢。

  赵林自然不怕头上顶这个帽子。

  “爸,我想倒点化肥去乡下。”赵林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这件事提了出来。

  赵红阳挥挥手里的笔记本道“你的事你做主,别耽误高考就行。出了事就说是我让你干的,反正我也没多少日子了。”

  被人护着的感觉真好。

  出门右转过一个路口就是二迷糊家,自行车不算是稀罕物件儿,但是买来当摆设的就不多了。大家都要上班,除了他家,谁家自行车也没闲着。

  “婶子,你家自行车借我用用。”赵林进到二迷糊家也不客气,开口就是借车。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客套话不用多说,更何况赵林现在还是个“小孩子”。

  二迷糊的老妈叫李英霞,这一片不多的居家主妇,可能是在家不上班怕被人说闲话,谁家有点什么事都愿意去帮一把,算是个不挂名的居委会主任。

  “行啊,小林子今天怎么没上工啊?”李英霞正在拾掇那点槐花,一点犹豫也没有的就答应了。

  又被人叫做小林子了,金庸迷谁也不能忍,那个悲摧极了的角色叫什么不好,偏偏叫林平之!

  赵林把墙角的的自行车推出来,道“得去我二舅家办点事,婶子你有什么东西要我帮你捎过去没?”

  李英霞和赵林老妈一个村的,年龄差不多大小,又同时嫁到城里来,过年回去走亲戚两家都是一起。

  “你别说我还真有东西想送老家去,你等我一下啊。”李英霞甩甩手上的水转身进了屋。

  帮忙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