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百一十一章海啸般的思想冲击_龙起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妇女的再婚率提高了近两成。

  就这样,在这种纷纷扰扰当中,一整年过去了。

  这一年,中华帝国的没有再进行军事扩张,还是静下心来,努力的消化已经占领的庞大地域。

  在东南三省,土地改革在年底彻底的完成了。虽然遇到了不少的波折,甚至是那些无地的百姓都在有心之人的鼓动之下,出来反对台湾的土地政策。但是在实实在在的好处面前,这种反抗越来越少,最终被彻底的淹没在了数百万百姓的欢喜当中。

  而土地改革的效果也在当年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年年底,东南三省的第二季的粮食产量比之第一季提高了六成,而且普通百姓的收入翻了两翻。

  在无需缴纳农业税和土地上的收入全部归自己的情况之下,三省的百姓第一次让自己家的粮仓堆满了一家两三年都吃不完的粮食。同时各地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让百姓们在农闲的时候,有了赚取大量钱财的机会。

  没有了饥饿,没有了如同敲骨吸髓一般的追讨债务,更没有了如同豺狼一般的官吏,三省的百姓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看着家中吃不完的粮食,他们心神不由一阵恍惚。这军政府还是那些官绅老爷说的那么无道吗?如果他们是无道官府的话,那大明朝廷算什么?

  这么多的粮食即使留下一家的口粮,也能卖个百多两,不,是一百多元。足够自己一家过个肥年了。

  再加上帮中华帝国政府做些事情,铺些水泥路,一家老小的生活都能超过以前的那些小地主了。

  百姓手中有了钱,自然要为家里添些家具,为自己的家人添些衣服什么的。有些新潮一些的人,更是买了那些以前只有大户人家才用得起的香皂,镜子,甚至是自行车这类东西。

  虽然这种人在第一年里还不是很多,但是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得东南三省的市场也达到了一个吕宋岛的水平。

  三省巨大的消费潜力,让整个中华帝国的工商业界为之兴奋不已。他们甚至传出来,希望帝*队能够经快的将整个大明都给占领的风声。

  当然这只能是风声,在没有完全消化新占之地的情况之下,帝国不会采取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当然,也不是什么都是好的,比如说粮食价格。虽然经过长达八个月的军事行动和朝鲜辽东巨大的粮食需求使得帝国的粮食价格从一元二石二上升道了一元一石六。但这样的价格对于东南三省的百姓来说,还是太低了。如果是在大明的那个时候,这样的价格之下,小老百姓就得破产了。

  东南三省的粮食价格的疯狂下降,使得向三省周边的大明地区贩运粮食成为了一个暴利行业。

  虽然中华帝国和大明是敌对关系,但是双方都非常默契的没有阻止这种贩卖粮食的行为。

  中华帝国这边是要商人通过这种途径将中华帝国的一切宣传到他们所到之处,同时也能让那些同是华夏子民的大明百姓少死一些。

  而大明这边,则是完全出于一种深深的无奈。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