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4 利益总是惹人觊觎_重走未来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似劳动密集型高科技产业,第一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砍伐甘蔗、煎熬蔗汁,劳动强度异常地高,没有多少人愿意把它当作幸福生活;第二,以顺塔国民视角来说,蔗糖生产属于当代高科技产业,需要耗费心思聘请技艺精湛的熟工。

  当然,这些困难难不倒魏东生,魏东生以春秋系领袖的经验呼风唤雨,很快艰难地把蔗糖产业链拉到正轨。

  可哪怕有魏东生这样的卓越资本家,宋生商号仍然无法抵消各方面的短板。以蔗糖生产环节为例,魏东生初期高薪聘请的技工大抵都是一群眼高手低或者满口大话的坑货,第一阶段小规模实验的蔗糖质量,竟然不如爪哇土著的土法制糖。直至魏东生以技术标准不断淘汰滥竽充数之辈,慢慢聚集包括蒙元难民、印度奴隶、占城失业流民等文化各异的多国技术团队,宋生商号出品的蔗糖质量才勉强提升到蒙元精品蔗糖的八成水准。

  尽管蔗糖质量远远逊色蒙元等国的优质蔗糖,宋生商号却能有效地利用地理优势,在南洋海洋贸易里勉强分一杯羹。要知道,蔗糖此时供不应求。在遥远的欧洲大陆,列国贵族才刚刚知道蔗糖为何物,蔗糖售价一度比黄金还贵。而在蔗糖历史比较悠久的蒙元诸省及印度次大陆等地,蔗糖也是绝对意义的轻奢侈品,普通百姓做梦也不敢奢望顿顿都能吃糖。

  蔗糖的魅力,众所周知。

  在这蔗糖供不应求的时代,只要质量别差到难以下咽地步,肯定有人愿意出钱购买。

  可惜,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当前简陋的制糖工艺大幅度推高了蔗糖的生产成本。蔗糖产业能否成为魏东生的赚钱机器,关键不在于人们喜不喜欢蔗糖,而在于蔗糖贸易能否带来可观盈利。

  这很难。

  1298年,宋生商号遗憾地没有盈利。

  事实上,如果魏东生没有慧眼淘汰一群滥竽充数之辈,及时组建多国技术团队引进蔗糖生产工艺,宋生商号超高概率赔的一干二净。谁都知道蔗糖赚钱,为何没有几人肯在爪哇等地置办蔗糖工坊呢?宋生商号当下面临的难题,就是顺塔没有蔗糖产业的核心原因。

  大规模蔗糖生产成本高昂,连魏东生这样的一国之王都需要谨慎操作,更何况那些逃难而来的一贫如洗的蒙元难民?无论技术门槛,还是蔗糖产业所需的密集劳动力,都能令绝大多数投资者望而却步。宋生商号亏损运营期间,连杨念宋都有了退缩心思:辛苦劳作一年时间,非但没有赚取暴利,反而赔了一笔钱,这样的事业有何意义?

  赔本的生意,没有多少人愿意做。

  魏东生却坚持的蔗糖产业链建设。

  不是因为魏东生愿意赔钱,而是蔗糖产业链的前景值得期待。

  实体经济发展到21世纪,许多产业都很难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