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六章 要求(续)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防,对方甚至会趁机和陈国媾和。

  这就把问题上升到战略层面,是宇文温必须避免出现的态势。

  尉迟氏在淮北的地盘,如今就剩下徐州总管府,而尉迟佑耆的惨败,导致尉迟氏在黄河以南除了尉迟顺大军,就没有强有力的野战力量。

  对方在亳州总管府、徐州总官府只能采取守势,而青州总管府爆的叛乱似乎余波未平,应该没有能力派兵支援亳、徐。

  所以对于尉迟氏当家人尉迟惇来说,徐州总管府一旦有守不住的趋势,他极有可能会以此作为筹码,割地与陈国媾和。

  徐州州治彭城,是控制泗水水系的要地,也是淮泗地区的第一重镇,南军有了彭城,北伐中原时可以借助泗水水系输送粮草,支撑大军攻到黄河南岸区域。

  所以彭城是南军北伐中原必须占据的一个重要据点,陈国一旦拿到了彭城,就有了起死回生的希望。

  而陈国已经‘收复’淮南,战略目标迟早会转向江州甚至巴、湘二州,与周国(宇文氏)的矛盾加深,迟早要翻脸。

  若宇文温放弃东攻彭城、选择北取小黄,可能在小黄还没拿下的情况下腹背受敌,将自己的全部后背连同侧翼暴露给占据淮南、徐州的陈军。

  稍有不慎,宇文温就会变成另一个关羽,形势一片大好之际被人搞偷袭断了后路,兵败被俘,拉去建康游街然后脖子上来一刀。

  这不是宇文温自己吓自己,而是众将一致认定的风险,东南道行军未必有把握下小黄,而亳州军虽无南下进攻之力,自保却没什么问题。

  更别说宇文温的岳父尉迟顺不会坐视小黄被围不理,肯定要分兵来救,到时候东南道行军拿不下小黄,又失去取彭城的机会,两头落空,错失大好良机。

  然而,即便东南道行军顺利东进,全取徐州总管府,接下来面临的战略态势,依旧很危险。

  黄河、淮水、长江,从北往南看,这三条东西走向的河流形成一个“三”字,若东南道行军收复淮北全境,那么周国(宇文氏)控制的淮北,就变成“三”字中间那一横,

  北面,是尉迟氏控制的河南地区,南面,是陈国控制的淮南地区,对于东南道行军来说,这同样是腹背受敌。

  而这种长条状的地区,只要中间一点被截断,末端(东段,淮泗地区)的军队就会孤立无援,迟早要完。

  即便如此,宇文温还是选择东进战略,将领们对此也持赞同态度,因为出征打仗,本来就是要冒着生命危险,大家既然连死都不怕,当然不怕冒险,无非是值不值得。

  基于这个战略目标,宇文温制定了一系列战术方案,今日军议,就是要大家群策群力,将这个战术方案完善并立即付诸实施。

  简而言之,宇文温要和时间赛跑,赶在陈国和尉迟氏媾和前拿下彭城,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