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只把昆明做西阳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都南下,经卭都、朱提、味城可达昆明,再从步头乘船去交州州治龙编,全程不过月余时间,比起走长江经广陵入海再走海路去交州龙编要方便。

  这就是益州入交州道,传说中后汉的“马援古道”。

  当然,交州出产的白砂糖,以及各种海外香药和奇珍异宝,同样可以沿着这条道路入益州,比起原本的入蜀商路,要方便得多。

  所以,南洋贸易公司才会在昆明设“办事处”,为在南中销售各类货物做准备。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蜀地豪商们确定朝廷真的要经营南中、重新打通益州入交州道时,沸腾了。

  大家开始聚集人力物力,沿着官府重新扩宽的入南中“五尺道”南下,抢着在朱提、味城、昆明这三处要地设邸店,然后组建商队,开辟新的财源。

  或称“市场”。

  “市场”二字,是山南荆襄商贾时常放在嘴边的一个“词”,宋先和山南商贾打过很多交道,现这些人的眼界,已经和他们有些不一样了。

  所以,这些山南商贾跟在官军后面在南中捞得盆满钵满,而他们作为蜀地商贾,却没能在毗邻的南中地区喝上“头啖汤”。

  怪谁?还不是怪自己!

  想到这里,宋先有些无奈,当初南中爨氏反叛时,朝廷调集兵马入南中平叛,益州总管府署曾经号召商贾们踊跃拥军,但大家都是应付了事。

  宋先也是如此。

  不是大家对官军没信心,是因为大家认为官军即便击败了爨氏,朝廷也无法控制南中,所以即便朝廷许诺给踊跃拥军的商贾以好处,在南中经商的商贾有优惠措施,谁也不感兴趣。

  因为爨氏盘踞南中数百年,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家都认为短时间内朝廷无法重建南中秩序,所以何以通过在南中经商赚大钱?

  南中,古时滇国故地,当年三国归晋,天下分十九州,晋廷于南中设宁州。

  后来天下大乱,中原板荡,宁州驻军及南中各地大姓、夷帅之间反复征战,中原朝廷自两汉、蜀汉以来数百年经营版图,由于豪强做大而逐渐瓦解。

  晋廷南迁建康,初期,建康朝廷的宁州刺史尚能对南中豪强进行打击,但随后南中局势渐渐失控。

  各地豪强、大姓、夷帅相互间攻伐、兼并,弱肉强食的结果,是剩下一个人数众多的大姓:爨氏。

  爨氏盘踞宁州,控制南中富庶地区,只在形式上仍对中原王朝(南朝)“奉正朔”,实际是在南中闭关自守,野心渐长。

  爨氏分为东爨、西爨,又称“两爨蛮”,是南中各地的实际控制者,虽然南中地区分设多个州郡,又把宁州拆分为南宁州、西宁州等几个州郡,但刺史、郡守多为爨氏子弟。

  自侯景之乱、蜀地为魏国(西魏)所有,南中各地改换门庭,奉长安朝廷为正朔,但实际上依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