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七章 陨落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斯国的王中王库萨和(音译),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女婿为岳父报仇,天经地义,有这种大义名分在手,波斯国必然要趁势而动。

  届时两国交战,罗马国和东方的海路联系必然被波斯国掐断,因为撒拉逊大沙漠东南端的大海港“东方之门”,是属于波斯国管辖,罗马国的阿非利加政区,就靠着这条海路与东方联系。

  这么一来,使团此次出使罗马国,算是功亏一篑,至于他们何时能够返回中原,已经无法预测。

  看着手中这本兵书,孙敬诚决定将原本和译本都收好,日后带回中原,好好研究一番,以便朝廷从中了解罗马国的军制,也算不虚此行。

  不一会,有名“驿馆”的男仆端来食物,请他享用,孙敬诚和对方关系不错,于是交谈起来,问对方对于当前局势有何看法。

  他想知道,在寻常罗马百姓眼中,莫里斯一世落得如此下场到底是对是错。

  。。。。

  “孙,他说皇帝太过分了,连发放给平民的救济金也要克扣,这没有道理。”

  “孙,他说这么多年国家老是打仗,打到都没钱了,而皇帝却依旧要打,为此不断加税,大家都受够了。”

  “孙,他说皇帝就该被推翻,城里的人们都这么盼着,盼着新皇帝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花园里,孙敬诚借助通事,和一名“驿馆”仆人“交谈”起来,虽然仆人只是区区贱民,但他从对方口中,知道了一些自己之前不知道的事情。

  罗马皇帝莫里斯一世,确实擅长打仗,也立下赫赫武功,但因为连年征战消耗国力太大,以至于穷兵黩武,让国内的不满情绪日渐高涨。

  莫里斯一世在位到现在,将近二十年,各种不满情绪积累起来,已经到了“天下苦秦久矣”的地步。

  所以,正如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事引得天下大乱那样,罗马国的一支北部边军哗变,导致众多反对势力集体发难。

  区区一支哗变的叛军,就这么大摇大摆向着国都逼近,沿途驻军居然无动于衷;

  叛军到了国都城外,城内居然有人偷偷打开城门,让其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入国都;

  国都内的百姓,夹道欢迎这些叛军,欢呼着跟随叛军一起攻打皇宫,而那些贵族、将军们却袖手旁观,坐视皇宫陷落,皇帝及皇族被屠杀。

  与此同时,皇帝的支持者们也被叛军清算,不过数日时间,“帝党”就被屠戮一空。

  屠杀,都是在国都百姓的见证之下发生的,所以人所众知。

  在国都,大部分人都盼着皇帝死,所以才出现了一个奇观:区区一个百人长(在中原就是队主),就能挑唆军队哗变,然后带着叛军攻入国都,弑君篡位。

  一代雄主就此陨落,孙敬诚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而那位男仆,依旧眉飞色舞的说着,对接下来的日子,充满期盼。

  通事将其所说转述,孙敬诚听着听着,不知该说什么。

  莫里斯一世连年用兵,即便是因为好战,也有国家边患频仍不得不用兵的原因,难道换了个皇帝,边境蛮夷就消停了?官军就不用打仗了?

  一打仗就要花钱,钱从哪来?

  莫里斯一世据说为了筹集军费横征暴敛,但应该是财政没钱才会如此,这个问题同样不是换了个皇帝就能解决的。

  满怀希望支持新君上位的平民,恐怕以后会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而最关键的一点,区区百人长,何德何能座御座?

  坐上去了,谁会服?新君要如何稳定局势?就靠着那些士兵掌控朝局?

  孙敬诚对罗马国内的情况不清楚,但他能猜出罗马的贵族、将军们内心想法,这些人必然大多对皇帝不满,所以能坐视一个百人长推翻不得人心的皇帝,却不会坐视这个百人长当皇帝。

  身份尊贵的贵族和将军们,怎么可能会向一个粗鄙的小卒称臣!

  孙敬诚想着想着,不由得忧心忡忡,他认为罗马国今后必然会发生内乱,波斯国还会趁火打劫,那么使团若不能在大乱爆发之前离开罗马,恐怕就要被波及。

  抬头看着东方的天空,孙敬诚心中叹道:唉,我家中上有高堂老母,下有年幼的儿女啊....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