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八章 方案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说出什么话来。

  想着想着,王頍的心情平静下来,也不知是因为品茶的缘故,还是因为想起天子临战前那满不在乎的态度,让他心中的紧张情绪不知不觉消散了。

  王頍将茶喝完,转到大厅,大厅内吏员们正按照事前拟定的作战计划及各种方案,按部就班忙碌着。

  来到墙上挂着的那副辽东舆图面前,王頍看着熟悉的线条,看着图上的山川河流走势,开始琢磨起这次战役。

  十年磨一剑,虽然还未满十年,但期待已久的辽东之役,终于要正式拉开帷幕,为此,王頍精心准备了多年,拟定的作战方案,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所以,怎么会输?

  电报线断了就断了,反正还有快船跑腿,南北两岸一样能够通传消息,所以没什么大不了的。

  沿海冰封期似乎会延长,这一情况己方又不是没考虑到,该做的准备,早就准备好了,所以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莱州黄城集结的大军,自然会按照方案渡海北上,如今是春天,海上风暴较少出现,故而船队渡海的风险不大。

  就算真的遇到风暴,导致伤亡惨重,那又如何?

  又不是没有备选的应急方案!

  王頍想到这里,不安的情绪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精心策划的辽东之役有信心,这么多年的准备,已经尽可能考虑到各种变数,所以区区开局不顺,没什么大不了的。

  高句丽,这几年被官军折腾得疲惫不堪,其辽东城池大多被摧毁过,虽然事后重建,却不可能比一开始更坚固。

  受高句丽征调的靺鞨各部附庸,也因为连年吃败仗加上爆发过大瘟疫而元气大伤,敌我的实力差距愈发明显,现在决战,正当其时。

  燕王宇文维翰作为行军元帅,实际上不需要操劳什么,具体军务,天子已令王頍全权负责,所以,他没理由为一点小事而患得患失。

  现在,燕王还在西面的幽州燕津,官军主力还集结在燕津、黄城,尚未渡海而来,但战争,可以开始了。

  。。。。。。

  翌日上午,天空依旧乌云密布,呼啸的北风中,夹杂着细微雪花,身着戎服的王頍,站在旅顺北侧城头,看着浩浩荡荡的军队出城,沿着官道向北而去。

  这些士兵,身着寒衣,却未着甲,甲仗及行囊都装在马车上,所以士兵们是轻装上路,按照以往的表现,他们能够在十日走完六百里的路程,要在期限到来以前,抵达目的地。

  而那时,集结在燕津和黄城的大军,依旧未过海。

  如此安排,不是调度失当,而是按计划行事,为了尽可能争取更长的作战时间,战争必须在一月就打响,而提前驻扎在辽东半岛以及辽口、锦州的军队,就成了大军的先锋。

  天子下令讨伐高句丽,起大军三十万。这三十万兵马之中,就包含在辽东半岛以及辽口、锦州过冬的军队,此外,北洋贸易公司的“髡军”不算在内,却一样要出征。

  所以,按照计划,大军东征分三个批次出击,第一批次的进攻,军队构成是在辽东(辽西)过冬的军队,不算“髡军”,兵力五万,在初春就要发动进攻。

  第二批次,是渡海而来的军队,兵力十五万,在春末夏初投入战场。

  第三批次,是后续抵达燕津、黄城的军队,兵力十万,在夏末时作为战略预备队投入作战。

  这是王頍根据实际情况拟定的作战方案,可以在现有海运能力下,以最高的效率将作战力量投入战场。

  虽然将军队逐次投入作战的做法,会给敌军以喘息之机,但这正是王頍想要达到的效果,他要让高句丽有时间拼凑大军,以此与周军决一死战。

  然后在决战中,他要彻底将对方的脊梁骨打断。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