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八章 就是你了!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既然要实行一个公平的考试选拔制度,就得身体力行,殿试试卷到现在都是糊名,谁能成为状元,全都看考试成绩。

  有司事前确认过,所有参加殿试的考生,四肢健全,没有什么瘸子、样貌丑陋之人,所以不用担心点出个奇葩状元,贻笑大方。

  但要从这么多试卷里选出最好的那份,宇文温却一直在纠结。

  此次殿试,取三甲进士一百名,其中一甲只取三名,赐“进士及第”,是为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取十七名,赐“进士出身”;三甲取八十名,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总共有一百人“金榜题名”,宇文温当然不可把每个考生的试卷都看过,所以先由大臣们阅卷。

  充当阅卷官的大臣们各自对糊名的试卷过一遍,然后评分,在此基础上以综合分选出一百份试卷,状元、探花、榜眼便要由宇文温在这一百份糊名的试卷里“点”出来。

  再点出第四名,即二甲头名,剩下的九十六份试卷,就按成绩高低依次排列,是为二甲、三甲进士。

  殿试的试卷,题目之中,客观题(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占四成,剩下六成,是六道时务策,考生对于题目的解答是否让宇文温满意,才是中选的关键。

  时务策,既论时务的对策,此次殿试,宇文温亲自拟定了六道时务策,就想看看此次参考的考生,有没有真才实学。

  六道题,漕运事务(通济渠、永济渠等运河任选),边疆开发(南中、辽东、河套等任选),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劝民课农桑还是务工,棉麻种植之争,人员流动带来的户籍管理、租庸调缴纳问题。

  这六道题,并不是只有干巴巴的题目,都附有对应的大量资料,以便让考生能够大概了解现状,以此作答。

  考生要作答,就得先读懂资料里给出的各种数据,这是最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为考点之一。

  资料里给出许多数据,还得会计算,以得出深一层的数据,这是考点之二。

  数据那么多,如何归纳整理,提炼为自己的论据,分析利弊,此为考点之三。

  最后是提出对策,宇文温其实不在意考生提出的对策是否合自己心意,因为这完全可以靠着“揣摩上意”来答题,他要的是考生能够言之有物,能够针砭时弊。

  即便对方反对蒸汽机,反对开发南中,反对长期压低粮价,只要提出的反对意见说得过去,不是纯粹为反对而反对的“杠精”,同样有机会被点中。

  在殿试这种事关人生命运的考试中,考生的心态必然是求稳,答时策题,宁愿昧着本心迎合考官(天子)心意做答的人,恐怕为数不少。

  宇文温还是希望选个有主见、有勇气的人做状元,所以,选来选去,最后在四份试卷之中左右为难。

  四名考生的时务策,答得都不错,看得出对时务有了解,提出的对策虽然有纸上谈兵之嫌,但都说得头头是道。

  宇文温实在拿不定主意点哪份试卷(考生)做状元。

  其实,他可以开封,看看考生的出身,选一个寒门或者出身较低的考生做状元。

  但做人要守信,他既然说过要公平,断没有食言的道理。

  所以宇文温纠结了许久,都下不定决心。

  一不留神,已是深夜,眼皮越来越重的宇文温,甚至冒出一个念头:投骰子定人选。

  但这样做太儿戏了,不说旁人看了不像话,也对不起莘莘学子的寒窗苦读。

  喝茶提神喝得肚子发胀的宇文温,起身更衣回来,搓了搓脸,看着书案上摆着的四份试卷,再次坐下,又翻阅了一遍。

  闭目沉思片刻,最后伸手从中抽出一份。

  状元郎,就是你了!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