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九章 战事紧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排水沟渠,所需人力,从湓口城居民中调集,没有工钱,但是管一日两餐,而石料自然是黄州方面提供,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黄州的石料商喜极而泣。

  尤其消息灵通的张宁,因为岭南道行军出征前,他主动捐钱捐物,所以成为第一批提供石料的商人,每艘满载石料的大船一出,带回来湓口衙门的签收文书,就能在西阳城换回厚厚一沓流通券。

  战事尚未平息,西阳王就修葺湓口长江大堤,许多人弄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而张定知道一些内幕:就是为了让湓口百姓有事做,不让别有用心之人鼓动闹事。

  所谓“以工代赈”,反正冬天大家也没农活要忙,所以用组织人力修建江堤、整治排水渠的办法,让百姓有一口饭吃,又有事情做,顺便修葺湓口周边的水利设施。

  所需钱粮,均从湓口州库里调拨,然后部分花在青壮们身上,而一大部分,最后流入了张宁等黄州“供应商”的腰包里,这件事听起来有些怪异,但经得起世人评论。

  用州衙的钱粮,组织百姓修筑江堤,事情做得堂堂正正,大家赚的钱也干干净净,湓口城本就是江防要地,修葺水利设施和城防理所当然。

  为各类工程提供石料等物资的黄州供应商,大财也是理所当然。

  但这只是开始,大头还在后面。

  张宁来到码头,即将商船之际,却见一名官员正召集吏员交代着什么,一旁的士兵守着外围维持秩序,见着张宁靠近正要呵斥,为那官员制止。

  “草民张宁,见过明府。”

  “张东家,石料快接济不上了,你们采石场到底行不行?”

  “明府请放心,前些日子是新年,所以采石进度耽搁了些,如今采石场不缺人手,定能按时向湓口提供石料。”

  许绍闻言点点头,和张宁交谈几句后,转身继续向下属吏员交代筑堤事宜,新年过后,他被宇文温征调至江州州治湓口,权浔阳郡事,也就是代理江州浔阳郡守一职。

  江州浔阳郡不比黄州巴东郡,数百年来都是江防要地,如今更是岭南道行军的后勤转运中心,各类粮草辎重都要从附近的湖口转运。

  如果下游陈军来犯,还要组织军民守城,现在则是主持江堤修筑事宜,到了开春得组织百姓种田,所以许绍肩上的责任很重,没时间和熟人闲聊。

  张宁在吏员之中又见到几位熟人,这几位都是黄州衙门、官署的吏员,跟着许绍来此处理各项繁杂事务,如果没出什么大问题,就能脱去吏籍,成为官员。

  官员再小也是官,吏员再大也是吏,这可是天壤之别,想到这里张宁不由得感慨起来,黄州的变化,不光他们这些商贾,就连平日里人憎狗嫌的胥吏们,也有了好前程。

  走上自己的船,管事迎上前来:“郎主,是否即刻前往南昌?”

  “对,马上去,争取在天黑前到南昌,明日还得赶着办事,你,留在湓口。”

  “郎主,老李他们明日便到湓口,只是身上带着兵器,要过湖口需得官府批下路引...”

  “方才我已在州衙报备,你留在城里,等明日他们靠岸就请官军检查,不会有什么问题,拿了路引让他们赶紧去南昌,那边战事紧!”

  管事闻言压低声音问道:“郎主,溪狗果然要作乱?”

  “溪狗什么的称呼,别让官军听见了,往后少说些。”张宁交代着,毕竟身为消息灵通人士,他知道那一位的要求。

  看着繁忙的码头,张宁捻了捻胡须,笑着低声说道:“江州的豪强不知死活,居然敢密谋串联作乱,官军一时间顾不过来,大王如今正值用人之际,我等黄州义商,怎能不出力相助?”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