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齐州局势_太平客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满脸通红,想要辩驳却又不知该从何辩起,只能是强自道:“那杜将军又有何妙策?不妨说出来听听!既然青阳教不会轻易攻城,那我们只需等待援军就好了,何必要去以攻为守?”

  杜姓将领平静道:“青阳教不会轻动,但不是不动,依我看来,只要他们发觉城内空虚,或是有所疏漏之处,那么他们就毫不犹豫地挥兵攻城,所以咱们才要主动出击,以攻为守。若是如你所说的那样收缩兵力,未战先怯,岂不是明明白白告诉青阳教,我们官军根本没有一战之力?!”

  楚云深道:“是这个道理,如果真是可战之师不足一万,青阳教如何有信心围城?”

  堂内一片静默。

  楚云深继续说道:“青阳教裹挟流民而行,以流民消耗我们官军的弩箭炮矢,待到官军疲敝之后,然后再出动精锐,一战而定。而他们的一万可战之师都是精锐马队,这才是他们可以纵横数州而不倒的根本所在。当年凉州、秦州之所以失守,是同样的道理,当初秦中总督构建的西北防线便是以堡寨来阻挡金帐汗国大军,号称十里一寨,五里一堡,紧密罗列于各处关隘之间,只是以金帐汗国大军屡次犯边的结果来看,堡寨体系若无可出城野战的骑军或是重步军,那么这些点就永远无法连接成线,只能被分而破之。如今东昌府看似固若金汤,但是城中守军可敢出城与青阳教的马队野战?若不敢战,或者战而无功,东昌府便等同是一座孤城。”

  堂内将领人人脸色凝重,再无方才的轻松意味。

  就在此时,一名高鼻深目的青鸾卫悄无声息地走进大堂,在楚云深的耳边轻声耳语道:“刚刚得到的急报,青阳教以内应奸细夺城,阳谷县、平阳县丢了。”

  楚云深看了他一眼,这位青鸾卫统领稍稍后退一步,微微低头。

  坐在轮椅上的楚云深直起身子,轻声道:“官军守在城内,就是这样的下场,可如果贸然出城,又要全军覆没。”

  楚云深闭上眼睛,双手置于小腹上十指交叉,平静道:“去给丁都督去信,让他暂时先别再追查什么帝党后党了,请他麾下的青鸾卫好好查一查齐州境内的青阳教奸细。”

  ……

  兰陵府,青鸾卫都指挥使衙门。

  一名看上去大概不惑之年的男子坐在一张云榻上,看了眼跪在自己面前的方十三,抬手道:“地上凉,别跪着了。”

  “谢都督大人。”方十三从地上站起来,脸色苍白惨淡。

  这名男子正是青鸾卫三大都督之一,江湖人称“大奔雷手”的丁策。

  丁策双手分别撑在双膝上,上身笔直,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说道:“齐州战事不利,仅仅是总督大人和内阁震怒,可追查帝党一事做得不好,却是司礼监还有太后娘娘都不会高兴,所以本督的日子很不好过。”

  方十三低声道:“请都督大人责罚。”

  丁策不置可否道:“现在齐州总督府那边传话过来了,传话之人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影子总督,别人不知他的底细,可我却知道,他是黑白谱上排名第十一位的不知先生,不可小觑,最起码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所以我要去东昌府一趟。至于裴舟的事情,我把我的手令给你,还是交给你去处置,希望这一次你不要让我失望。”

  方十三恭敬领命道:“是,请都督大人放心。”

  丁策端起身旁小桌上的茶碗。

  方十三会意,起身退去。

  片刻后,一名身着比甲的女子从内堂缓步走出,轻声道:“大魏朝不是柳公公的大魏朝,关于裴舟和秦道方的事情,虽然是柳公公交代下来的,但柳公公不可能平白无故说这些,说到底还是太后娘娘的意思,不可怠慢。”

  丁策放下手中的茶杯,不置可否,问道:“太后娘娘寿辰的节礼准备如何了?”

  女子对外面道:“抬上来。”

  四名青鸾卫甲士抬着一个铁笼走进屋内,笼中竟是一对难得一见的白鹿。

  女子从袖间取出一张纸来,“这是此次入京贺寿的礼单,太后娘娘素来喜欢祥瑞,尚白色,故而我花费了不少力气才找到这一对白鹿,太后娘娘见了,必然高兴。”

  丁策起身来到铁笼跟前,逗弄着白鹿,笑道:“有点意思。”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