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零二章 群英(奸)会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信坐在自己的玻璃暖阁里,悠然地看着那些被震撼了的客人。

  玻璃而已。

  大明都造了两百多年了。

  颜神镇或者说博山孙家世代为宫廷制造玻璃。

  不过大明的玻璃展走了条岔路,不是展透明玻璃,而是走专门的艺术品路线,不但不喜欢造透明的,相反还故意往里面胡乱加材料,以便使玻璃保持浑浊和各种颜色,使其更加向玉石化展。

  不是不会造透明的。

  颜神镇玻璃工艺品的底料都是透明的,但他们在这个透明底料上故意加乱七八糟。

  而杨信只是造正常玻璃而已,至于平板更不值一提,早期平板玻璃价格昂贵只是因为不会铸造,所以造平板都是吹成管子趁热割开,这样就很难保证玻璃的均匀,而且想造大几乎不可能。但后来法国人也就是在这个世纪,研究出了玻璃铸造技术,从此平板玻璃和镜子廉价化。

  他这些就是铸造的。

  往铁板上浇铸就可以了,就是这么简单,法国人所谓的明,就是往一个铁桌子上浇。

  “诸位。”

  他端着茶杯说道。

  正在欣赏反季节蔬菜的客人们纷纷将目光转向他。

  今天受到杨都督邀请的肯定不是普通人,实际上堪称大明未来二十年的群英会……

  当然,也包括奸。

  “杨都督这间暖阁可是价值连城啊!”

  刑部主事洪承畴笑着说道。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邀请。

  “那边工厂里一天造好几十块这样的玻璃!”

  杨信指了指远处一个十几米高的大烟囱说道。

  洪承畴倒吸一口冷气。

  “那西洋镜岂不是也能造出?”

  他愕然道。

  “很快就可以了!”

  杨信说道。

  “那杨都督可就财源滚滚了!”

  陈奇瑜笑着说道。

  他已经自认为是杨都督亲信了。

  惠世扬升任都给事中后,他跨过程注直接升左给事中。

  “财什么的我已经不是很在意了,你们也知道我其实不缺银子,我的银子是花不完的。”

  杨信说道。

  “杨都督倒是坦诚。”

  张国维鄙视地说道。

  他旁边一个举子则拿着纸和笔,自顾自地画棱堡的图。

  这是茅元仪,《武备志》的作者,同样也是世家子,他家是江南有数的几个藏书世家,原本这一科并没考中,之后也没有,但这次因为算术考核第一实际上已经把三甲收入囊中,他和宋应星是这一科主要惊喜,宋应星原本这一科同样落第的。

  由此可见明朝科举还是很公平。

  这些喜欢杂学,因为杂学而分神的人真考不过钻研八股文的。

  “我知道你们仇视我,这样我真的很伤心。”

  杨信说道。

  一边欣赏一棵小黄瓜的孙传庭忍不住一笑。

  “伯雅兄有什么意见吗?”

  杨信说道。

  孙传庭赶紧示意他继续表演。

  “我之前的确做了很多让你们不满的事情,比如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