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二四章 顺民与刁民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团练降兵们并没因此而表现得多么激动……

  “你们是不相信我?”

  杨信说道。

  “侯爷,小的们都知道侯爷是青天大老爷,真正为民做主的,上回侯爷赈灾时候小的们都看着,要不是侯爷逼着那些大户不准涨价,就那灾荒他们能把米价涨上三倍,小的们家里还能吃饱饭全靠侯爷。

  可侯爷不是天子啊!

  侯爷也得听朝廷的,朝廷自然是听那些大户的。

  就算侯爷想分田,朝廷不准侯爷又能如何,上次抄了那几家,不就一直悬着?而且这两年那些家地有不少都被别的大户抢占了,衙门也不管,就算苏州的公公也不管。

  侯爷就算真想为老百姓好,可侯爷总不能公然不听朝廷的吧?要是一道圣旨把侯爷召回去,难道还指望别人也能和侯爷一样继续来分田?侯爷要是有权做主,要说小的们当然听侯爷的,哪个做佃户的不想分田地?可这天下终究是朱家的,侯爷终究也得听当今天子的。”

  那个织户小心翼翼地说。

  剩下的那些降兵也纷纷附和,很显然他们也不傻。

  杨信又不是皇帝。

  他说分田就分田了?到时候不用多了,一道圣旨就解决,皇帝就是召他回去,然后再让别人带兵,那他还能抗旨不尊?

  要是别人带兵,有哪个会和他一样?

  说到底这天下姓朱而不是姓杨,分田这种事情太大,根本不是他能做主的,皇帝说了才算,而皇帝肯定和那些士绅一伙。

  昭义市是老百姓自己造了反,而官军挡不住,虽然传说杨信就是杨丰,但后期杨信可没公然加入,是那些士绅的团练自己打不过人家,在江阴连沈廷扬都差点被活捉,还是靠杨信调停最终双方停战,包括在宜兴也是。

  士绅们是真打不过了。

  这才被逼不得不承认现实,要是士绅能打过,直接反攻夺回武进,那杨信还能真得上战场?

  但现在不一样。

  许都已经拿下半个浙江了,那些士绅已经告诉皇帝,逼急了他们会一拍两散的,那么皇帝不可能再继续纵容杨信。

  把整个钱塘江以北分田?

  皇帝是想逼得天下士绅全造反吗?想想就是不可能的。

  “我现在不需要你们相信,接下来你们会相信的。”

  杨信说道。

  这个结果也让他很意外。

  不过这也很正常,这些团练多数都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宗族近支,佃户也一样,家奴也是投献的,说白了他们本身就是士绅控制地方的基础。

  佃户和佃户不一样,地主会把最好的地租给自己近支族人,甚至遇上饥荒还会对他们救济,而远支的那些则会得到好坏搭配,但仍旧可以保证能够吃上饭的地。真正佃户的最底层,是那些异姓,这种以宗族为基础的金字塔结构才是江南乡村,所以朱元璋就喜欢一下子把全族押走,因为他知道这是最有效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