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争(二)_韩四当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小股贼匪,才晓得那些贼匪只是袭扰了綦江紧挨着桐梓的两个镇。”

  “难怪伍家兄弟这么着急,原来贼匪真杀到他家门口了。”韩秀峰想想又问道:“朝廷命万福率兵去贵州平乱,可提标现而今有兵吗?”

  “年前已经抽调去不少,提标那几个营早被抽空了,镇标一样没几个兵,只能临时招募。制台衙门和提台衙门的公文刚到,命我们重庆镇左、中、右三营出六百兵。”

  “何叔,您不用去吧。”

  “我都这么大把年纪了,就算想去镇台也不会让。”

  “这就好。”

  提到贵州的匪患,这些天忙着转运军械粮饷的周炳松忍不住问:“四娃子,贼匪都袭扰綦江了,段大人究竟咋想的,正是他老人家主持防堵大计的时候,可他老人家竟在这个节骨眼上广发请帖,遍邀请士绅和八省商人共商宾兴!”

  “周叔,宾兴是做什么的?”陈虎忍不住问。

  “宾兴……宾兴就是请衙门的老爷和士绅们吃酒,商议咋资助本地的读书人去考取功名。”

  见周炳松解释不清楚,韩秀峰微笑着补充道:“今年是乡试之年,估摸着再过个把月朝廷就会简选今年四川乡试的主考官和副考官。而考场远在成都的贡院,各地尤其偏远地区的寒门学子往往窘于盘缠,所以每逢乡试之年,无论正科、恩科的文生,每名都资助路费六千文钱。

  府试和会试一样有资助,相比资助路费钱,参加府试的寒门学子更需要资助试卷费,因为所以的试卷都是要学子们花钱的,这也是宾兴名目中最繁杂的一项,大概有卷价、卷结、卷赀、义卷、卷绩、卷金和元卷等名目,有些州县甚至设有卷局或义卷局。”

  这些陈虎真是头一次听说,禁不住问:“会试呢?”

  “要是赴京城会试,那资助的将会更多,以前是三万钱,现在好像增加到了六万钱。”

  “我们泰州有没有宾兴?”

  “你们老家好像没有,据我所知好像也就我们四川有这传统。”

  王在山也算半个读书人,想到四川科举虽考不过江浙,但总算有一项比江浙强,不无得意地补充道:“这可是一件大事,不但各大小书院要出资,地方官员要捐资,士绅和八省商人要捐助,荣昌等县甚至每到乡试之年就加税,专门用于文武宾兴。”

  “武生应试也资助?”

  “有,只是没文生那么多。”

  “四爷,那您要不要捐?”葛二小忍不住问。

  “当然要,而且还不能捐太少。”韩秀峰很清楚段大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召集本地士绅和八省客商共襄宾兴盛举,其实是为了调解土客之争。再想到本地士绅对八省客商最大的意见并非因为钱被人家赚走了,而是府试学额、乡试中额甚至会试中额被八省客商给占了,不禁叹道:“伍家兄弟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