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第六十七章_红楼之惹不起的黛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宫宴没什么好参加的,规矩繁琐,人又多,等菜上桌,许多热菜都凉了,实在不比在家用膳舒服。

  但是因本朝围猎的规矩,许多时候都是中秋之前就出发去铁网山,办中秋宫宴的时候并不多,而且就是办,规模也并不算大。照说,既无先例可巡,就算今年中秋在京城过,也可皇室宗亲入宫领宴,文武重臣各赏一碗福菜即可。为何偏偏办成遍邀朝臣参加的大宫宴?

  别人或许看不出来,黛玉和司徒卓却一清二楚:这就是人家下的战书。

  黛玉可向来不是未战先怯的人。再说,长康宫、九皇子为君,林家是臣,战场只有长康宫设计、黛玉被动应战的份。既如此,不如头一次交锋就在对方的战场上战胜对方。

  战争,打的就是一个气势。为什么很多战争都有一个分水岭,某一方在分水岭取得突破性胜利后,后面的战争都势如破竹。

  既然小钟妃已经知道了黛玉有可能是东宫和长康宫胜负的关键人物,那么黛玉和小钟妃的正面交锋不可避免。既如此,黛玉不妨给对方来个兵贵神速。

  在得知今年的中秋竟然要搞宫宴的时候,司徒卓也迅速想到了自己和黛玉的安全问题,所以写了封长信,让柳湘莲带给湘语。

  这封信倒没什么具体的策略。司徒卓也知道人家林姑娘聪明着呢,自己能想到的策略未必比人家好,也不见得适合林姑娘。司徒卓信上的内容是长康宫主要人脉网络各人的脾性。

  除了黛玉在承恩公府见过的东平王、南安王、承恩公府、保龄侯府女眷外,还有九皇子的正妃北疆候嫡女陈氏。

  不得不说小钟妃挑姻亲的眼光很是独到。九皇子娶的是侯门女,表面上不比异姓王府女、公府女尊贵,就算之前的甄贵妃,也不好挑小钟妃的错漏。但是仔细一想,这门亲结得多实惠啊。

  承恩公府的姻亲们,有镇守西海沿子的南安王霍家,山海关的东平王穆家,粤海的忠靖侯史鼎,再加上北疆府总兵北疆候。长康宫简直悄无声息的就抓住了四方兵权。当然,论智慧,甄贵妃是不及小钟妃的,在甄家败落前,甄贵妃一直以为小钟妃拉拢这些人家是给东宫铺路,所以一直针对的是东宫。

  直到甄家败落后,甄贵妃做了甄嫔,母子两个苦思出路的时候,才发现小钟妃母子所谋甚大。这件事对甄嫔打击很大,因为她终于意识到就算斗倒了东宫,她都有可能斗不过小钟妃。这女人城府太深了。

  黛玉的智慧当然远胜甄嫔十倍不止。之前听父母简略说了各皇子姻亲、母族,黛玉就想到了这茬。至于司徒卓写来这封信,是对黛玉以前知道消息的极大补充。

  司徒卓打小就住在宫内,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有缜密的成年人心思。再说,婴儿不会说话,往往能听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