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9章 道根静虚_至尊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旨。

  道门虽然以道名教,但其中心词仍落于“教”字上,强调的是善道之教化。

  太上道祖五千文教化世人少私寡欲、祖天师立教感化一方百姓行善积德,凡是史上有所成的祖师,并非因他们个人的道法高深而被尊崇,而是因为他们虽然已经具备了上升为仙的资本,心中念想的仍然是要度化凡尘。

  随着世事变迁,祖师流传下来的术法显化可能有所更改,但这一慈悲心的含义却是亘古不变的。

  任何一个修道人都应该学习吕祖的志向,即目世上红尘度不尽,又何必自求成仙以逍遥呢?

  信仰道门教化,应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道门对人生、对世界的态度。

  这一态度往往可以辐射到很多具体的修行层面上,如对诵经礼忏的虔心、对符咒法术的诚意、对养生功法的恒念、对宫观杂务的无虑上。种种人生最基本的要素皆是

  修行的基础,因为道本在于人间、本在于生活、本在于自己。

  修真是从生活中的烦杂中体悟出万物之真,而不是抛却红尘不顾,却只乐得深山老林的无挂碍。独乐乐还是众乐乐?这样的命题在道门中本不会成立。

  南华真人有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修行路上的自度与度人是合二为一的。任何形式的舍弃与偏执,都是对大道阴阳的误解。

  道门虽然也有出家与入世之说,但不管以什么样的身份去传承祖师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都是在实现道之于人生的度化。

  学神灵仙人是修行的目标,但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够以自身的道果去感化身边的一切,这便是做神灵仙人的第一步。

  初入道门者,切不可在一开始的修行中就被“修仙之大欲”牵引而去。

  修道原本是真真实实的生活,并非玄幻中的臆想情节。把自己的心放到现实中,借红尘之“假”修证大道之“真”,如此,才能为以后的修真路找到踏实明确的方向。

  人做任何事都要关注自己的心,不要被事情本身控制了,忘记了心灵的状态:人是被妄心控制了,胡思乱想;还是始终安住,不生执著,不会慌乱,从容淡定?

  如果是后者,就叫虚静。做什么事,都要养成从容、按部就班、不急于求成的习惯。日久天长,浮躁的心就会沉淀下来,人的生命也就变了。

  当人明白虚静的心态时,人的身上就会出现一种不一样的磁场、生物场。

  人处在什么心态时,他的能量级是多少,会出什么样的光,这是有道理的。它是一种生命象征,证明人的生命生了客观的变化。

  所以,人们要学会不去计较,学会绝思绝虑,不要想太多,事情来了就应对它,做完之后,不管怎么样都不去牵挂。

  这样,人就会慢慢变得专一,做什么都很专一,人的执着就会越来越少。

  当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