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六十回 灵性_至尊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急,找村里的郎中看过,大夫说“孩子的确有病,但只要吃一些肉,就会好,否则,早晚会病死的。”

  可村里怎么能找到肉呢?连老鼠都饿跑了。

  凤文娘想了想,狠狠心说,“阿文,走,我带你找肉吃去。”

  凤文怀疑地看着娘,他虽然小,可是也知道村子里根本没有肉的。可是见到他娘把自己往地里领的时候,就明白了。

  娘给地主家干活,地主家的地里有一个洞,洞中住着一窝狐狸。

  娘生性善良,平时连鸡都不敢抓,发现这窝狐狸后不但不抓,还经常往洞中扔点食物,或者帮忙遮掩洞口,生怕别人看见。

  可现在不同了,眼看儿子要饿死,当娘的心再善良,也不能不做自己曾经认为的坏事儿了。

  娘俩来到狐狸洞口,凤文问道“娘,咱们都没有吃的,狐狸是不是也被饿死了?”

  凤文娘说“有可能,咱们先看看再说。”

  娘的心也是紧张得直跳,如果不是为了儿子,打死她也不会来的。

  娘找了点儿干柴,点着火,把浓烟吹进狐狸洞里,旁边放了一个袋子,等狐狸出来用来罩住它。

  不大工夫,洞中传来一阵奇怪的摩擦声,好像有东西在里面翻身,娘高兴的说“看来狐狸还在洞里,你有肉吃啦。”

  正说着,洞口黄影一闪,蹿出一只狐狸,娘根本反应不过来。那狐狸窜了出去,却不离开,而是呲着牙,对着凤文和他娘示威,还咬凤文的裤腿。

  娘抄起棍子,狐狸转身就跑。娘追几步,它就跑几步,很快就被它引到几十米外的地方。

  这时,洞中又跑出两只小狐狸,狐狸叫了一声,那些小狐狸一溜烟跑掉了。

  娘这才明白,原来大狐狸是为救孩子才不惜危险引开他们的。

  见小狐狸跑了,大狐狸不再骚扰,就站在原地看着他们。

  娘儿见它也有孩子,怎么下得了手?又从兜里掏出几块白薯扔到狐狸面前,然后领着凤文就要离开。

  狐狸见了白薯,竟然大声叫起来,不一会儿,那两只小狐狸跑回来,叼走白薯。

  大狐狸看小狐狸走远了,跳到凤文面前不让他走,突然向旁边的一块儿大石撞去,“嘭”的一生,大狐狸的头上流出血来。

  娘俩走近一看,大狐狸已经死了。

  娘似懂非懂,听路过的老人说,“狐狸快不行的时候,会躲起来悄悄死的,不可能死在人的面前。它这是在报恩,让你拿走它的肉啊。”

  看到狐狸这样有情义,娘也不客气,将狐狸拿回了家。

  凤文吃了狐狸肉后,身体很快复原了。

  凤文和娘没有忘记狐狸,经常拿些白薯扔到狐狸洞里,给小狐狸吃。

  从小到大,农村总有一些令人难以解释的事情,这样的事情真要说起,足以写成一卷书。

  大多数的茶余饭后都是邻居们坐在一起天南地北、天方夜谭的聊着到深夜。而祁我从亲人邻居等聊天里也听了许多的诡异或者说鬼怪的事情,有些是众所周知,有些是道听途说,但却也有一种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生活奇趣,也更能带给人一些启迪和感悟。

  这个村叫树湾,树湾大约六十多户人家,那时候基本是务农种橘子树为主,青壮年偶尔外出做工,虽然生活清苦,但是大多数人家却也其乐融融。

  村里有个老奶奶,叫秋妈,按照辈分,祁我是得叫她奶奶的。

  这个奶奶的名字祁我父母都不知道,从小第一次看见她老人家,祁我的奶奶就要祁我叫她秋妈。

  秋妈以前家里住的是土砖屋子,半瓦半草,说起来她也够可怜的,三十来岁丧夫,亲戚也很少来往,含辛茹苦把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拉扯大,在那个年代,赚钱的门路对于一个孤家寡人来说是多么困难的事情,至于村里人谈起那些乡村往事被感叹的最多的人便是她。

  秋妈尽管生活苦,可还送儿子、女儿去读书识字。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