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一章 所谓潜-规则_娱乐之超级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000字大更,求订阅!!!求收藏!!!求红包!!!求捧场!!!

  ——————————————————————————————————

  卫雄只是和潘迪笙达成一个初步的合作意向,之后潘迪笙便与吴思源就具体事宜进行了磋商,过程进行得很顺利,只用了三天,双方就签署了协议,至此,德宝院线正式成为了卫氏发行的一员。+◆,

  这一合作显然不仅仅是卫氏和德宝的事,还关乎整个香港影坛的格局变化。要知道,卫氏发行由于一直在吸收香港的小院线和独-立电影院,因此早已经控制了香港很大一部分的院线资源。

  现在德宝院线也加入卫氏发行,等于如今香港差不多7成的院线资源都掌握在了卫氏发行手中,这一大变化对嘉禾和新艺城的影响或许不大,但对那些中小电影公司来说却是致命的。

  在此之前,香港的四大院线除了上映资产的影片外,还会放映一些中小电影公司制作的影片,但数量较少,毕竟像卫氏、嘉禾和新艺城一年都有十几部自产(包括卫星公司)的电影要上映。

  也就德宝这类产量严重不足的才会大量引进外片,而德宝之所以一年能上映四五十部电影,不是因为规模比其他三大电影公司大,而是许多烂片上映一两个星期,就不得不被迫下画了。

  但也吸引了众多中小电影公司拿着影片到德宝放映。如今德宝院线加盟卫氏发行,以卫氏发行对影片质量的严格把关,一些粗制滥造的影片以后想继续在德宝院线上映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而且在嘉禾和新艺城首先满足自产影片,空闲档期不多的情况下,手中掌握香港7成院线资源的卫氏发行在与那些中小电影公司的合作中无意拥有很大的主动权,甚至是占据完全的主动权。

  正是因为如此,在德宝院线加盟卫氏发行的消息传出去后,香港媒体立刻进行了广泛报道,不过大部分报道关注的重点并不是当事的两家公司,而是卫雄,只因为他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现在香港的院线市场已然形成了一霸两强的局面,而卫雄也成为了香港娱乐圈最具权势的大亨。

  “这个剧本你拿去,周星池拍完《赌侠》后接着拍这个。”卫雄把一个剧本放在曾志韦面前。

  曾志韦拿起剧本翻开,首页上写着《审死官》,随后便把剧本合上了:“好的,我会安排的。”

  “另外,编剧部也要多拿几个好剧本出来,现在多了一条德宝院线要养,原本我们制定的拍片数量显然不够,至少要提高到20部才行。不过要把好质量关,我还是那句话——宁缺毋滥。”

  虽然德宝院线的加盟是好事,但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卫氏电影不得不提高今天的电影产量。

  而要想提高产量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