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8章 专项整治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区别,鞑靼人会将上等马卖给我们吗?”

  朱厚照点了点头,这几个尚书里面,韩文还是比较能干的。

  王越基本没多久好活,拿他来充当兵部尚书的门面的。

  “有道理,继续说。”

  “臣听闻在草原上有这样的笑话。便是说鞑靼人在小马一生下来后就将其留在山下,把母马系在山顶。如果小马驹能够从山下一跃而上跳到母马身边,这是好马,留着自用,”

  “若是一下跳到半山腰然后溜达上去找母马的马,则列为肉马,意为杀了吃肉。”

  “而懦弱而不敢往上跳的,卖给大明。”

  这种事情朱厚照还是头一回听说。

  所以很不高兴的‘哼’了一声。

  但其实想想也合理,马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想用钱买到好的?二十一世纪人类都没文明到那个程度。

  “至于集全国之战马是否够用,则要看战事的发展,若是数十万部队出征,从战马、到运输的马匹往往需要上百万匹,我大明现在全国的马匹不会超过五十万匹,自然是不够的。”

  朱厚照大约明白了,“那么平时所用之马,应当不需要那么大的数,这是否可以向民间的百姓购买?”‘

  韩文答:“弘治六年时,时任兵部尚书的马文升已上疏朝廷,决意将百姓养马任务化为赋税,交归朝廷,以边镇自行采买马匹为主。弘治六年后,南方多省都有类似的请求,希望改养马为征银。”

  其实就是马户交一笔银子了事。

  这是自下而上的政策改动,说明此时的民间对于养马已经极为厌恶,宁愿交银子也不养马。

  “殿下若要扩大购买的规模,臣以为可行。但说到底还是要马户交税,因而臣不敢保证,真的可以疏解民困。”

  “若不要马户交这笔‘赎马之税’呢?”

  “不交税朝廷购马之银钱就没有来源。”

  朱厚照则说:“非也,穷苦百姓因为养马,已经顾不上务农。如果朝廷不让他们养马,改为种地,那么朝廷的税赋是会增加的。本宫可以向父皇请旨,河北之地增加的赋税皆可调用为购马之费用。”

  “这……”

  大家也都没说话。理是这个理。

  但是吧……从洪武到弘治,全国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人丁越来越多,岁入怎么还减少呢?

  所以太子的办法,是管用的,的确会增加赋税,也许还能增加不少,因为河北的百姓受民牧之苦极深,真的让他们好好回去种地了,那生产都是有积极性的,

  所以赋税增加三年、五年,十年,甚至说长点儿,二十年都可以做到。

  可三十年、五十年之后呢?

  一切又回到原点。

  五十年后的人回头一看你这个改革,根本就是一场空,本来还能搞几匹马,现在是马也没了,赋税也没了。

  “怎么了?”

  大家不说话。

  韩文就把这个道理说了。他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