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9章 文盛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基层经验丰富了。

  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皇帝朱厚照没太想过把文学家弄成多大的官,二来李梦阳这种文才很大的人,都是很有脾气个性的,他不是那种圆滑之人,经常性的也会得罪人。

  再有一个,李梦阳和李东阳关系不好。

  他们确实是师徒,最初李梦阳还很仰慕李东阳,李东阳《文后稿》中也称赞过李梦阳,说‘梦阳以文学为首解,登甲科,砥砺名行’。

  但后来他们因“康海事件”反目成仇。

  康海是弘治十五年的状元,与李梦阳以及王廷相等人合称“前七子”,这是文坛上的称号。

  李东阳则是茶陵诗派的领军人物。

  具体的事件无需详说,那是文人之间的龃龉,简单讲就是康海母亲去世不按惯例去请李东阳这个阁老、文坛领袖撰写碑铭传表,却请了李梦阳,李梦阳还答应了。

  所谓文人重名、争名,无非就是这些事。

  于是在官场上,李梦阳就吃苦头了。

  李东阳在刘健去位以后,当过一段时间的首辅,不是说李东阳故意为难他,是没有人会再推荐李梦阳,其他人也不会顾忌敢于得罪他。

  毕竟谁会为了他去得罪李东阳?

  李东阳自己也不会热脸贴冷屁股,特意提拔李梦阳,他只要不针对,问心无愧就行了。

  好在正德四年,李东阳已经去职近两年,李梦阳终于也能回京了。

  至于与他说话的这个人,名为边贡,字廷实,也是前七子之一。

  现在当的是太常寺丞这样的职位,主要掌宗庙礼仪,就是碰到什么特殊日子、到哪里祭祀,皇帝、大臣是什么礼仪这类事。

  太常寺最大的官是太常寺卿,至于太常寺丞么……小官、闲官、最早是从五品,后来改为正六品。

  所谓的这个“前七子”也就王廷相当得官大,没办法,人家是杨一清推荐保举,后来也赢得皇帝赏识。

  但真要论文才,李梦阳还是首屈一指,他精通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诗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即便和茶陵诗派的李东阳有些不快,李梦阳仍然在文坛上有一席之地,这本身就不容易。

  边贡确实也不知道李梦阳此番回京,他对于自己这位朋友的诗词文章还是极为钦佩的,说道:“天赐兄既已回京,怎可无人相迎?此事便由兄弟来做,三日后下帖邀请好友相聚,以为庆贺!”

  李梦阳则摇头,“与朝中正事相比,一个小小的李梦阳回京哪里值得庆贺?不过廷实兄说召集好友,这倒是个好事。有些人,我们也许久未见了,每每想起,我还是觉得当初我们几人在一起颂古论今最为畅快!”

  “天赐兄的意思是该为这说书先生之事庆贺?”

  “奸宦落马,人人称颂,难道不值得庆贺?”

  边贡没甚意见,“值!当然是值!天赐兄,那醉仙楼就在隔壁那条街,好些人都去看过了,我看呐,再这样下去是该有人在那里留书了。”

  留书干什么?

  自然是称颂当今天子的正义之举!

  “是该留书,以为后人树立榜样!使我大明再不受宦官之祸。”李梦阳本身也是出身平民的文人,他早已对当今皇帝推崇不已,故而感慨说:“廷实兄,其实你仔细想来,古往今来能做得与陛下类似的又有几人?天子大德,社稷之大福啊。”

  “不错!”边贡说着说着却开始愤怒,“便是有如此天子,竟还有安逆那样的不肖子孙,还要起兵反叛!”

  “那真是笑话!”李梦阳握拳。

  旁的他不管,这样有大德的天子还能换?那还得了。

  据说还有檄文。

  李梦阳真是不能理解,他原本不是逢迎之人,不过进了京,听说这样的事情,作为心怀正气的文人,他当然愤怒。

  文人愤怒,笔就是他的武器。

  李梦阳心中有些澎湃,不管怎么样他觉得自己也该写上几句,为天子在士人和百姓之间正名。

  杀了一个安化王,不代表天子不顾骨肉之亲。

  天下藩王、外戚坏到透的不知道多少,多杀几个又如何?

  雄文一出,若能为天子赏识,说不准还能入宫面圣。

  李梦阳越想越觉得手痒,“廷实兄,那么就约定三日后?”

  “好!三日后,想必天赐兄必有好文章问世!”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