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6章 君臣观礼(再来一更)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朐的关知县说完吧。不限范围、不限内容,也不要考虑你只是个七品官。就将你心中最想对朕这个皇帝讲的,说出来。”

  随驾的大臣们都已经习惯了。

  正德皇帝出招,从来都是意料之外。

  就是这个关延卿自己怕是也没想到他还有直接向皇帝进言的机会,所以他很是紧张,嘴唇哆嗦的看向刘健,“中……中丞,下官这……”

  “陛下问什么,你便答什么。事君以诚即可,这有何难?陛下一代圣君,你不必害怕。”

  朱厚照含着笑意撇了一眼刘健,这高帽子给他戴的,等下要发火也不好发火了。

  “好。那陛下,小臣今日就斗胆进言。”

  “直言即可。”

  砰。

  关延卿磕了一个头,随后直起上半身并拱手,“小臣以为,陛下登基十年,国力蒸蒸日上,天下流民年年减少,尤其山东一地,更是如此。所以要说最想与陛下言的,不是田地、不是断案,而是礼教。”

  “礼教?”朱厚照有些意外。

  “是。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臣观陛下治国,富民、强军之策,未有帝王能出陛下之右。但正如《礼记》所言,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为飞禽走兽,乃是因礼。臣……臣窃以为,陛下重物质而轻礼教,长久下去,或为之患。臣品阶低微,见识浅薄,若有冒犯之处,请陛下责罚。”

  “恩……”

  朱厚照眺望着远方,也是在思考了。

  关延卿仅是个知县,不过他说的好像也不能说不对。

  因为他来自于一个信仰物质的年代,十年的时间,治国的各个细节肯定处处展露着他的信仰。

  “你们以为如何?”皇帝问身边人。

  王炳回禀说:“臣以为此人胆大包天,狂悖妄言。陛下治国并未重物质而轻礼教。岂不闻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陛下让老百姓吃饱了饭,接下来才好谈礼节。”

  “关延卿你对此作何应答?”

  这个青年说道:“山东历经十年大治,更有红薯奇物,虽不敢说十成,但八九成的预备仓都装满了粮食,八九成的百姓也都不必有饥饿之苦。可山东作为孔庙之地,礼教并未大兴。”

  “陛下,此臣之过也。”刘健立马告罪。

  朱厚照则摆摆手,他不在意,“朕多年来一直强调务实,不过这几年来渐渐觉得有时也该务务虚,务实是低头干活,务需是抬头看路。今日诸位可畅所欲言。”

  他自己觉得关延卿的话有些道理。

  物质是重要,但在物质当头的年代里,人活着要有一种精神。否则吃饱了开心,开心到饿了就吃饱,那是猪的生活。

  而他那会儿有十二个词、二十四字的价值观,那么这会儿他作为皇帝应该引导大明的子民具有哪一种精神品质?

  精神。

  这两个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