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4章 帝王之相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声大皇子载垨,“你们以为呢?他们谁更有道理?”

  这种情况,就很考验决策者的能力。

  甚至能看出决策者的风格。

  在作为皇帝的一生中大部分情况都会是这样,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咱老祖宗一张嘴就是厉害。

  朱厚照自己都不能否定他们两方,

  载垨就更加难以抉择,“儿臣……父皇,儿臣刚刚一直在想,张阁老等说的《明约》大局确实重要,原本是赞同的,可严阁老说的也有道理,儿臣正在思索,一时还未有决断,不敢在父皇面前妄言。”

  先不管朱厚照怎么想,臣子们倒也没那么‘轻视’载垨。

  对于大臣来说,尤其是儒家的大臣来说,有时候并不需要皇帝多么惊才绝艳,只要诚实、听得进去话,那就算合格了,毕竟你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么办,才有大臣发挥的空间。

  而且这个想法,有一句先贤之话作为总结,

  也就是朱厚照现在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载垨躬身作揖,不再说话。

  总之皇帝也算是认可了他了。

  “老二,你呢?”

  裕亲王开口,“儿子赞同张、顾、王三位阁老之言,为了执行《明约》的大局,也为了不使南洋诸国恐慌,种下离心离德的种子,还是不要在此时兴兵为上。”

  “最坏的选择,也比不选择要好。”朱厚照又赞赏的冲他点点头。

  弄的满屋子的人都有些迷惑。

  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偏向于哪一方啊?

  “其实朕是觉得伱们两方都有道理,不管执行哪一方说的,其背后也都有站得住脚的理由。所以不管今天朕答应了谁,都是对的,也都可能是错的。道理是嘴巴里说出来的,正确与错误却是实际做出来的。”

  朱厚照转身面向自己的两个儿子,“今天这一课你们要记住。很多时候是非都是混杂在一起的,天底下没有多少东西是黑白分明的,怎么办?哈,就是大气一点、豪迈一点,认准了一个去做,如果做对了,那继续下去。如果做错了,要及时回头改正。尤其像是治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就算是朕也会有偶尔失误的地方。

  就好比是驾驶一艘大船,船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向,不能是个死脑筋。当年太祖皇帝定了不征之国,有太祖皇帝的考虑,现今情形不同,咱们不能死守祖训。时移世易,治国最忌讳的就是不知变通,脑子僵化。

  如果是朕的话,朕会觉得严嵩的说法更值得一试,错了也没关系,朕或者后继之君都可以改正错误,严嵩。”

  “臣在。”

  “如果错了的话,这个错误就落在朕的身上,与你无关。”

  严嵩惶恐,跪下说:“微臣岂敢,一人做事一人当,微臣纵不是什么英雄人物,但进言有失,误导君主,这个罪便是微臣一人之罪!”

  朱厚照不再多说,他目露威严,神态庄重,“下旨给成国公和载垚,朕同意他们所奏,要他们见机行事,速战速决!”

  一众臣子,两个儿子对于他们皇帝的决策都有些震撼。

  所谓帝王之相,大概便是如此了。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