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9、拖人下水的艺术_水浒之我不做包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有功之臣,为何陛下却要问罪与他?”

  “如此矛盾之事,听来实在叫人感的荒谬!”

  眼看汪思温不信,张青也不急着自辨。

  直就甩出证据,把当日那张叔夜给自己的书信,展示在二人面前。

  范直隐与汪思温到底还是有些见识,见信便知是真,却又各自心里不明,到底是何意。

  或者说...

  这二人是已然有所觉,只不愿信罢了。

  然张青为得二人,自对败坏朝廷名声毫不客气,见那二个还不吭声,直又叹道:“我也想不到,朝廷恨我梁山至此!宁愿与那辽人行绥靖之举,亦要对付我梁山。”

  “就连关将军如此忠勇之人,虽败退了辽人,却也因为抗旨之罪,要蒙受冤屈!”

  “如此屈辱之死,传的后世,却不知该如何评说...”

  张青说的这话也确实有点没脸没皮了。

  你这可是个反贼!

  那朝廷可不是把你恨之入骨么!

  不过话说回来,张青这话是败坏朝廷名声,却也打的眼前二人的脸。

  范直隐与汪思温万想不到,这朝廷能做到如此份上。

  今番这关胜若死,在那梁山的鼓动下,只怕天下有识之士,皆要对朝廷里头失望至极!

  然若要叫张青去救了关胜,这岂不是更叫人难堪。

  如此两难之情,却又是朝廷自己一手造成,叫二人也难过不已。

  只张青却不给二人消化的机会,那是一锤接着一锤,直要把二人给锤懵逼了。

  却听张青接“苦恼”道:“只如今张帅邀我去救那关胜,我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无有良策,又得知两位来此,特来问计。”

  说着又是一叹,仿佛也觉着自是为难了人,颇有些自责道:“唉!若非是眼下事态紧急,那关胜不知何时就会被人害了性命,我也不会来着急问的二位。”

  图穷匕首见!

  张青兜圈子兜了半天,这下终于露出“凶相”,就要以关胜之事入手,拖这二人下水。

  料想的此般大节与大义之事,二人怕是难以拒绝。

  果然!

  范直隐与汪思温听着面露难色,纷纷眉头紧蹙,虽不言语,却显然已在心中不断权衡。

  张青这会倒是不急了。

  反正关胜死活他是不担心的,要真被那赵佶砍了脑袋,也是可做文章的。

  这也别怪了张青心狠。

  实在是为成大业,不得不有铁石心肠,乃至于显得有些狠厉。

  屋子里的沉默没有持续太久。

  不多时,却见范直隐开口道:“欲要叫关将军出城,实在没有那般容易。”

  “眼下唯一法子,还得用个拖字诀!”

  “只要能拖在立春之后,便还有时间可寻计救人。”

  这古时候吧,什么事情都讲规矩,就是砍头,那也是规矩不少。

  宋代,绞刑和斩首并用,该绞该斩都须严格审判。而相对来说,绞刑是比斩首稍轻的罪责,是以多数官员,判定绞刑的人数比判定斩首的人数还要多。

  至于斩首,在《左传》中就有“赏以冬夏,刑以秋冬”的记载。至于原因,可能是为了借助秋冬的凋零肃杀,来顺应天命。

  自唐朝规定,若不是在秋分和立春之间行刑,则只有等到来年了。

  除了季节,在日期的选择上也很有讲究。

  唐宋两朝,在大祭祀日、望日、朔日、二十四节气、闰月的全月以及阴雨天气等很多日子都是不能处决犯人。

  经过这么一减,其实也没有几天能符合要求了。

  是以要是能给关胜拖延到了立春之后,倒是能多个半年时光来思量如何救援。

  只是如今离着立春还有一月时间,这些时日,够把那关胜来回斩个几次了。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