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9章 决定_开局一座玉门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李世民做出的选择,这三个皇子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其中李承乾和李恪都是出生于619年,今年10岁,李泰则是出生于620年,今年9岁,三个皇子的年纪也到了让他们可以接触这些知识的时候。

  这个时候让他们前往大汉的话,也确实是最适合的年龄,首先,李世民的年纪还很年轻,身强力壮,这意味着李世民短期内不可能有任何问题,那么这几个皇子不管是在大汉学习一年,还是学习几年,至少在几年内他们都属于孩子,所以他们的危险性不大。

  虽然大汉和大唐处于盟约状态,但是这些大臣们所想的自然是一切最坏的结果,目前来说他们的最坏的结果,这几个皇子也不会出什么危险。

  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因为身为一个皇帝,最不缺的就是皇子了,三个皇子说句最难听的话,就算是都出了意外,李世民还有许多皇子可以立为储君,并不影响大唐的任何局势。

  因为李世民现在非常的年轻,也同样是因为这样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会有任何安全问题,而作为了解霍刚的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来说,他们知道霍刚的格局太大了。

  他根本不会使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这里面唯一的问题,恐怕就是长孙无忌有些不甘心了。

  虽然长孙无忌从来没有表现出来什么,但是在场的这些大臣其实多少都知道一些,长孙无忌的想法,毕竟他的身份不一样,作为李世民的大舅哥,他是所有皇子的舅舅,但是他这个舅舅也是有偏心的,自然是偏心自己的亲外甥。

  像是李恪这些,因为是杨妃所生,但是也必须叫长孙皇后为母后,那自然长孙无忌也就是他的舅舅了,但是这便宜外甥长孙无忌并不在意。

  从李承乾出生开始,长孙无忌看似什么都没有做,反而他一直都在削弱自己的影响力。

  长孙无忌被朝堂上的一些大臣称之为阴人不是没有原因的,玄武门之变时期,因为太子李建成的一些建议,其实房玄龄和杜如晦已经很难亲自见到李世民了,是长孙无忌从中一手操办,然后将李世民送上了皇位。

  对于长孙无忌李世民自然很信任,而且在李世民继位之后,长孙无忌其实好几次都主动请求李世民给他降职,原因很简单,他怕类似于魏征这样的人给他来一个外戚摄政的弹劾,虽然未必能够对他产生威胁,但是这毕竟会引起李世民的猜忌。

  而他很清楚,自己这个时候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默默的降低自己的位置,然后不断的教好李承乾就行,让李承乾的心目当中留下他这个舅舅非常好的想法就成。

  这一点,长孙无忌在李世民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执行了,那个时候李世民还是秦王,可以说长孙无忌布局的时间很长,但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