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773章 伐蜀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臣者,则不可专权,否则易生骄横之心,欺瞒君上,此君臣有别是也。”

  曹睿忍不住地叫好:“此言大善!”

  “人主当独掌乾纲,吾解其意矣!”曹睿长叹一声,深有感触地说道,“只是这臣子专权,幸好吾未曾见。”

  刘晔闻言,脸上似笑非笑,也不接话。

  曹睿看到刘晔这神情,心中一动,试探着问道:“莫不成公别有说法?”

  只听得刘晔徐徐说道:“臣子专权,陛下只怕未必没有遇到。只是陛下大度,不予追究罢了。”

  “哦?此话何解?”

  “臣曾闻,陛下尝去尚书门,欲案行文书,却被尚书令陈矫所拦,不让入内,说案行文书乃是尚书令之职。”

  “最后还以免职相胁,逼陛下返宫?此难道不算专权么?”

  曹睿听到刘晔提起这事,脸色一变,强说道:“陈尚书令说得也有道理,乃是直臣……”

  当日他听了陈矫之语,还惭愧地向陈矫道歉,此时自然要维护先前所说的话。

  “昔高廷尉(高柔)拒不从文皇帝之诏,与陈尚书令相比,乃算直臣乎?然陛下屡次前往听充观临听审狱。高廷尉可曾劝说陛下?”

  所谓高柔不听文皇帝之诏,指的是当年曹丕因对御史中丞鲍勋有宿怨,借有小过失而要枉法诛杀他。

  谁料时任廷尉的高柔坚决不从,一定要按法令处理。

  曹丕不得不找了个借口,把他暂时调离,然后再让人执行诏令。

  杀了鲍勋之后,这才把高柔重新调回大理寺。

  “故依臣看来,高廷尉那般所为,才叫在其位,守其位,乃是真正的直臣忠臣。”

  “至于陈矫,不过以邀名之举,行专权之实罢了。”

  曹睿听到刘晔的话,默然不语。

  两人又谈许久,曹睿这才把刘晔放出宫来。

  哪知刘晔才被人送出宫来,就遇到了中领军杨暨。

  原来杨暨竟是一直守候在宫外。

  “子扬,吾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杨暨对着刘晔行了一礼,他面带焦虑之色,“陛下久有伐蜀之意,今日朝上,又有大将军所奏。”

  “吾见陛下脸上有意动之色,心中只怕早就同意了大将军所奏。”

  “子扬深得陛下所重,平日里又常对我说蜀不可伐,方才在宫中可曾劝陛下……”

  杨暨话还没说完,刘晔脸色就大变。

  “休先请慎言!”

  杨暨被刘晔这一声斥呵,这才反应过来,他看看周围,连忙向刘晔致歉:“子扬,我实是太过心急,非有是有意。”

  刘晔长叹一声,低声道:“休先且与我回府上再说。”

  “好,好!”

  杨暨连连应道。

  两人坐同一辆马车离去。

  回到府上,刘晔与杨暨进入书房,还没等杨暨说话,他就抢先开口道:

  “休先可知垂钓乎?”

  杨暨不明其意。

  刘晔解释道:“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只待可制后,方可牵线而起,则无不得也。”

  “夫人主之威,岂是大鱼能比,故若是不顾颜而直谏,只会事与愿反。”

  “今日朝堂之上,司空,太尉虽劝,但不与陛下相争。唯有休先,屡有进谏,陛下不悦久矣。”

  “子诚直臣,然计不足采,不可不精思也。”

  杨暨听到刘晔的话,想起今日自己所言,确实有些过激,而且陛下脸色确如子扬所言,有些不好看。

  心头顿时一惊,连忙拜谢:“原来子扬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说话,是为这般,是吾思虑不周。”

  想到刘晔不但有佐世之才,就连做臣子之道,亦远在自己之上,杨暨心里更是敬重。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