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_汉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了。

  眼看二人又要争论,刘文济这回没有坐听,摆手止住他们,琢磨了下,语气坚定地道:“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然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欲谋大事,岂能不担风险。

  此事,不必再提!”

  “大王英明!”萧恭拱手一拜,想了想,又建议道:“朱宏以恩遇汇报大王,大王当再施恩典,笼络之!”

  太医朱宏与刘文济之间,本是没有什么联系的,若不是此番被皇帝派来给刘文济诊病,是怎么都不可能发生交集的。

  而朱宏之所以愿意为刘文济打掩护,原因也很简单,报恩,报早年萧太妃在宫中的维护之恩。或许于萧太妃只是顺手而为的事,甚至早已忘记,但朱宏却始终铭记于心。

  而出发前,皇帝“特意”的一番交待,让朱宏惊心之余,也欣喜报恩的时候到了,没有什么犹豫,坚定的选择维护刘文济,并将皇帝的授意合盘托出。

  自助者,天助之!有朱宏的配合,自然也给刘文济省了大麻烦,而萧太妃对他的帮助,显然也是全方位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汉帝国统治下的杭州,绝不负此誉名。不算辽阔的西湖,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城外,城市的周边,河流像丝带一般交错缠绕,带来发达的水利,便捷的水路交通。

  城市周遭的山林并不高,都是些低矮的山丘,处在丰收阶段的梯田,从山脚蔓延到山头,一切的一切,都透着“物阜民丰”的气质。

  就是这样繁荣富强的国度,却统治在刘文澎这样的荒唐皇帝手中,作为太宗之子,刘文济既不服气,也更觉心疼。世祖、太宗两代辛苦创业、守业,即便国家再富足,又能经得起多久的败坏?

  因此,刘文济是打心里认为,他所谋者,不是个人的野心与奢望,而是为了大汉帝国的江山,为了祖宗的基业。

  欲成大事者,首先得把自己都欺骗过去!

  即便秋时,西湖边也是游人如织,刘文济坐在一架步辇上,目光凄迷地观察着有些凄凉的西湖秋景。

  而身边,则陪着一名身份特殊的客人,两浙道布政使陈尧佐。淡然而坐,同赏秋景,陈尧佐的余光却始终观察着刘文济这个新晋的荆王,心中竟然莫名地感到紧张。

  “陈使君!”

  闻唤,陈尧佐当即拱手道:“不敢当!大王有何吩咐?”

  “吩咐不敢当!”陈尧佐客气,刘文济同样很矜持,沉吟少许,问道:“你老实告诉孤,此次迎驾,两浙道司耗费了多少钱财?”

  “这”陈尧佐眉头紧紧的皱起,略带疑惑地打量着刘文济。

  察觉到陈尧佐的迟疑,刘文济咳嗽了两声,换了个方式问道:“迎驾所费,可否将江干大堤再加固一道?钱塘诸塘,再清理扩宽一遍?”

  听刘文济这么发问,陈尧佐老脸上不由露出一抹尴尬,思吟少许,看着气色不佳的刘文济,怅然道:“大王此问,下官汗颜!”

  平康六年秋八月,荆王刘文济自杭州动身,乘船西行,前往两湖。

  就和预期的一般,皇帝并没有同意刘文济的谦辞,仍以湖广巡抚使之职相托,让他到江陵去休养、履职,为国谋事。

  至于皇帝刘文澎自己,则在东南待到七年仲春,逛遍了,玩累了,方才起驾北归。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