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章 意外发现_逆袭从1988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让她受太多苦了,这一世一定让她幸福。

  至于汪大婶要的“彩礼钱”,周道觉得一定要按时还上。

  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效果,一是汪大婶不会去乡派出所闹了,避免上一世在派出所吃盒饭那一出;二是汪大婶帮罗小茵找的那门亲戚就可能黄了。

  罗小茵虽然上一世跟周道没有修成正果,但他不想让她这一世再次跌入火坑:据说她上一世的丈夫患有先天精神疾病,生活在那样的家庭命运的惨状可想而知。

  这特么想来想去都是因为缺钱啊。

  周道开始细细思忖王大魁提供的信息。

  1988年正是价格双轨制开始的元年,此时一部分价格放开,商品流通加快,因为此前市场上物资的匮乏,此时稍一松绑,计划经济时代的商品生产一下子找到了出口,市场上很快面临着物资贫乏的状态,特别是一些紧缺物资,普通人根本找不到渠道。

  他随手翻了翻包里那本《倒爷》的小册子,这本书他已经翻烂了,得出结论就只有一条:你得有路子。

  《倒爷》属于记实性通讯合集,里面的个个案例写的都是利用信息差倒买倒卖赚得盘满钵满的人。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嗯,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个时候各个领域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富人了。

  重生到这个时代,不像改革开放初,你摸个黄鳝、缝个手提袋啥的就能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这个时代那些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已经开始展露出能量了。

  周道翻开另一本书——《华国大陆新富豪》,里面记录着这样的名场景:某刘姓厂长承包了集体工厂致富,每天给员工早训:

  刘厂长:“我们的幸福生活是从哪里来的?”

  全体员工:“是刘厂长带来的!”

  这个膨胀!

  这个刘厂长就是因为有资源,因为他是厂长,工作改制他说了算,当把工厂改制成自己家工厂的时候,他就完成了原始积累。

  所以有人说,改革开放初期那些忽然冒出来的“民营企业家”,大多都有原罪。

  但即便是原罪,一个普通人,你也得有这个原罪的资本不是?

  ……脑子有点乱。

  周道回到现实,在思忖该如何找渠道弄到王大魁要的紧俏资源。

  电视台刚刚上班,认识的人就这几个,找周凯?显然他会认为自己不务正业。廖中群后来对自己表示了好感,但这个人出身草根,是个书呆子,不像有路子的人。至于孙广胜,如果你向他开口,等于给他递刀子,他正巴不得找你的问题呢……

  魏丽丽呢,这个人可以争取,首先她虽然冷傲,但看起来对自己有好感。关键是她看起来有神秘背景……但刚刚认识,下手还有点早。

  记重点,魏丽丽可尽快突破。

  要不要找个小本子先记下来……

  可自己给汪大婶许诺的半个月时间,已快过一半了。

  付了“彩礼”,自己就只能老老实实在专题部做个螺丝钉了,这一个月百来块钱,猴年马月才能致富?

  ……

  第二天,早早起床,去老于面馆前吃半斤油馍尖,喝一碗豆腐脑,和老于打个招呼,周道就推上自行车准备上班去。

  骑着自行车刚刚转个弯,无意向街角一个不起眼的小平房看了一眼,周道一个激凌下了车。

  小平房是个中介所,门里黑洞洞的,门前摆着一个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一行字:

  “出售:液化气20吨,价格面议。”

  突如其来的信息让周道心跳加速。

  这尼码想啥有啥,真的假的?

  ……

  管他真假,先进去看看再说。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