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六章 觐见孙权_季汉当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的名声已经传到魏吴两国之外,还由于他乃是此次来吴的正使,东吴这边岂能不对他详细调查?

  「大王过誉了,外臣虽有些小才,但不过是侥幸而已,蜀中胜臣之人何止百人?」杨清谦虚地回道:「就拿费校尉来说,他的才能就在外臣之上,在下常叹服之。」

  「费校尉之名,孤亦有所闻,能得诸葛丞相看重,必定是国之干才。」孙权转头看向费祎。

  费祎连忙拱手谢道:「大王过誉了,外臣愧不敢当。」

  「二位皆是青年英才,诸葛丞相有二位相助定能成就大业。」孙权抚须赞道。

  二人又是赶紧拜谢,杨清见人家孙权如此给面,也施礼赞道:「大王性度弘朗、礼贤下士,有上古君王之风,外臣深感敬佩。」

  孙权听他

  如此称赞自己,顿时想起此子昔日将自己与曹操、刘备二人相提并论的诗句,心中一动,遂问道:「哈哈,早闻先生擅长品论天下英豪,以先生之意,当今天下孤与汉主、魏主谁为第一雄主?」

  这个问题可不怎么好回答啊,魏主曹丕还好说,毕竟是敌国君主,可是涉及自家皇帝刘禅就有些难办了。

  毕竟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若言自家皇帝胜之,以刘禅的才名东吴的人必定会以大言不惭笑之,可一旦据实回答,恐有致使国格受辱之危。

  此时殿中一众东吴臣子皆是好整以暇地看着他,俱盼汉使出丑然后讽之。

  费祎也知此题难回,心下着急,不过他毕竟心智过人不愿显出急状,又素服杨清之能,故而仍是一脸轻松平静的模样。

  问题虽难,但杨清素有急智,心中略已思忖就有答案,遂朗声道:「大王与曹丕相比,自是大王远胜之。」

  「哦,为何?」孙权来了兴趣。

  杨清道:「魏主曹丕自登基以来三次伐吴,皆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昔日赤壁一战大王却能与我大汉昭烈皇帝联手,以少胜多大败其父曹操,由此观之曹丕不如大王远甚。」

  「哈哈,先生说得有理,去岁曹丕的副车、羽盖都被我军俘获,现藏于孤的内库之中,先生和费校尉若有兴趣,孤可命人带二位去看看。」孙权大笑道。

  近二十年前的赤壁之战乃是他平生的得意之作,能够击败昔日的霸主曹操,何止胜过操子曹丕这个手下败将数倍?

  东吴群臣也是与有荣焉,在场不少人是当年赤壁之战的亲历者,此刻想起往日的荣光,皆是面露笑容。

  「多谢大王美意,有时间外臣定当去一观。」

  孙权笑着点了点头,又道:「对曹丕孤向来是有自信的,也就笑纳先生的称赞了。只是不知孤与汉主相比如何?」

  正题来了,只见杨清不慌不忙,拱手一礼:「大王神武命世、聪明仁惠,乃是海内英雄。我主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亦为天下明君。外臣以为两位主上皆是圣主,不分轩轾,唯大王成名日久,我主不如也。」

  你们二人都是一般难得的明主,可谓不分伯仲,只因你年长些,名声积淀自然胜过刘禅,况且论起来你还算刘禅的长辈,从这方面来说当是你孙权赢了。

  孙权自是明白杨清的意思,但他心中也不生气,反而认为杨清才思敏捷、应对有方,遂笑道:「先生之论孤甚为同意,如今孤与汉主联手定能兼吞天下,先生与诸君当尽力辅佐。」

  「臣等谨遵谕令。」众人齐声遵命。

  待众人施礼完毕,孙权又道:「参军和校尉为两国盟好奔波劳累,请暂回馆驿歇息。晚上孤在宫中设宴,为二位接风洗尘。」

  「多谢大王,外臣告退。」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