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七章 凯旋回朝_季汉当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伐使得北迁到汉中的青羌部族死伤惨重,近几年之内恐怕难以从他们之中招得大量兵员了。

  于是继续说道:“故而此次征兵不局限于青羌部落,亦可从叟人、賨人这些部族乃至汉人中征招,只要善于翻山越岭、弓弩俱精之人都可以参加我们无当飞军。至少招满四千,超过者多多益善。”

  “是,我等明白。”王平等人急忙应道。

  杨清将几件大事都安排完了,又对众人的禀报一一做了答复,最后说道:“等一下某要去拜访古力赤族长,古力扎、巴迪,汝二人随我同去。”

  “诺。”古力扎、巴迪二人抱拳领命。

  此次北伐羌兵牺牲很大,杨清身为后部督统率着无当飞军,又是促成上万户青羌部族北迁到汉中的人,他无论如何都要去青羌部落走一趟,以示对死者的哀悼、对生者的慰问。

  当杨清回到家里已近子时,夏侯月早已睡下,他不想将她吵醒,于是跑到了书房歇息。

  杨清是在古梨部落用过晚饭后才回城的,下午他走访了几个青羌人聚居的村庄,让他出乎意料的是,这些青羌百姓对大批族人战死沙场的反应没他想象的那般沉重。

  在南中恶劣的环境中他们经历过太多的杀戮,早已看惯了生死,虽对亲人的离去仍感伤悲,但他们对这一天的到来早有准备。

  何况官府又保证会发下大量的赏赐和抚恤,这些东西能让活着的人能够继续生活下去,甚至能活得更好,他们还有什么怨恨的呢?

  而且当杨清稍微透露还要继续招募勇士充实无当飞军的时候,这些青羌百姓也并没有生出什么排斥之心,甚至还奔走相告,呼朋唤友,刺血踊跃,以此为荣。

  这倒是让杨清始料未及,问过古力赤之后方才知道,这两年在汉中的生活让他们很是满意。

  官府不仅给予种子、耕牛、农具,还派人教导他们最先进的耕种技术,又建立学校教导他们的孩子识字读书,让他们都过上了衣食丰足的日子。

  而且汉人城池的繁华远非南中荒僻之地能比,多姿多彩的生活让他们心满意足,因此众羌民人人感怀。

  加之羌人素重勇士,这次看到前辈们在北地大胜魏军,荣耀至极,不禁向往,故而个个争先,皆愿继续为大汉效死。

  羌人们都是这个态度让杨清放下心来,于是又与古力赤等人喝酒吃肉、唱歌跳舞,欢闹到深夜方才回城。

  两日后,诸葛亮将汉中诸事安排妥当,留高翔留守汉中,只领着虎步中营返回成都,其余大军如高翔的左军、赵云的右军以及杨清的后军等都留在了汉中,当然杨清等回朝面圣的官员将领依旧随行。

  “细君,还受得了吗?”

  梓潼郡的官道上军列蜿蜒行进,军列中间有一马车,车上坐着三人,杨清与夏侯月并排坐在一起,他们的左前方是木兰。此时,杨清见马车颠簸得愈加厉害,遂关心地对夏侯月问道。

  夏侯月道:“夫君不必担心,月儿不是柔弱女子,这点颠簸还受得住。”说着,撩开窗帘看向外面问道:“夫君,我们这是到哪儿了?”

  “快到葭萌关了,离成都还早着呢。”杨清笑道。

  夏侯月也莞尔一笑:“我又不急,我还希望能走慢些,与夫君多待些时日。”杨清闻言心中一暖,握了握她的纤纤素手,微微点了点头

  杨清回朝面圣之后就会到陇右上任雍州刺史,夏侯月自是不能跟着前去,夫妻二人相见不久又要分别,故而此次夏侯月也跟着他一道返回成都,就是想多聚些时日。

  杨清也是如此,为了弥补对夏侯月的亏欠,这几天都没有骑马赶路,而是坐在车内陪着她说话。虽是蜀道艰难,舟车劳累,但他夫妻二人却是安之如怡。

  经过十余日的赶路,诸葛亮等人终于回到了成都。这日上午,成都北城门外旌旗招展、人头攒动,皇帝刘禅引文武官僚,亲自出城迎接凯旋大军。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