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7章和平yanbian_历史粉碎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同意那就算了。”

  杨丰说道。

  他这是在经济控制辽国。

  耶律大石那里有的是好东西,无论大同,宣化还是向北的草原,地下全都堆满了矿石,把道路修好去挖矿就行了。

  但工厂全都在大宋境内。

  同时不断吸引辽国人当矿工,当运输队,使他们放弃农业,甚至部分放弃牧业,反正大宋可以把粮食卖给他们,如果在矿山采矿就能养家糊口甚至过不错的日子,谁还会种田放羊忍受雨雪风霜呢?

  而金融则控制在通行两国的人民银行手中。

  这样两国在经济上也就完全变成了一个整体,一旦宋辽发生战争那么辽国经济崩溃,财政崩溃,连老百姓的粮食都不够吃,整个国家不用打就先垮掉了,那这种时候谁会选择战争?就算耶律大石想打他手下还不干,老子的钱还存在人民银行呢!同样那些信奉国师的老百姓也不干,最终的结果就是不战而胜,通过一种和平的方式,最多需要一场仅仅象征性地战争完成对辽国的吞并,简单点说就是玩和平yan变。

  至于耶律大石会不会上钩……

  他会的。

  他没有别的选择。

  对于耶律大石来说,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要宋军出雁门关,他的复国大业就付诸东流,而宋军会不会出雁门关只看国师心情。

  所以他只能伺候好国师。

  更何况他同样也已经离不开大宋。

  他的核心区域无非宣大,而宣大在经济上无法自给,必须依赖内地的补充,尤其是粮食的补充,否则他都无法养活自己的军队,旧辽时代西京路只有十六万户,经历战争破坏之后估计不会超过十万户,仅仅相当于大宋一个小的府,但目前他却要维持十万大军,即便这十万大军很大一部分其实是游牧民,这个户数也承担不起这么多的军队。

  是他之前和杨丰达成条约后采购的粮食维持了政权不崩溃,而且还能和金国形成对峙。

  没有大宋的粮食他撑不住。

  但他从大宋采购粮食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个之前他可以用在大同搜刮的来支付,可要想维持长期的粮食采购就不行了,他必须得有生财之道。

  这恰恰就是杨丰能给他的。

  事实上耶律大石也的确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犹豫,半个月后赵植以大宋使节身份到达大同,紧接着就通过大同的联络处发回电报,耶律大石接受国师的所有条件,甚至当他通过赵植明白了人民银行的经营范围后,还向杨丰提出了借款的要求,只不过他没什么可抵押的,唯一能拿出手的只有煤炭。好在这不是问题,有国师的点石成金手段呢!总之只要答应了国师的要求,剩下无非就是国师派人到辽国去找矿而已,至于第一笔借款就算人民银行到辽国开分行的见面礼了!

  总之就是这样子了!

  耶律大石也是投桃报李,既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