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55章 巧合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头,认真地听于东说。

  “乡村的教育环境相当差,基础设施的简陋自不用说了,很多学校连最基本的校舍都很难保证。甚至到了刮风下雨的时候,他们就要转移阵地。但是相对于校舍,最缺乏的还是老师。很多乡村实在太穷太偏僻,一般的老师根本不愿意去那种鸟不生蛋的地方。”

  “没错,所以你那位笔友非常值得敬佩。她原本是江城大学的老师,有着光明的未来,却还是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乡村的教育当中去,这是一般人根本做不到的。而这样的人,确实也很适合树立成典型和标杆。”

  于东笑着摇摇头,他知道,张一谋大概以为他想写跟他笔友有关的故事。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他继续说道:“她所在的那个学校,在她去的时候,加上她只有三个老师,后来有一个老教师退休了,另一个教师离开了,就剩下她一个。再后来,学校迎来了一个代课老师。这个代课老师,既是帮手,也是学生。白天代课老师帮忙照看学生,晚上,我那个笔友就会抽出时间给代课老师加课。”

  张一谋感叹道:“不容易啊。”

  到这时,于东才开始抛出《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其实,我认为电影可以从这类没什么基础的代课老师身上入手。”

  张一谋眨了眨眼睛,正如于东所想,他一开始确实以为于东是想写一写那个笔友的故事,没想到最后竟然来个大转弯。

  “代课老师……你继续说。”

  “从代课老师的角度引入故事,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把故事限于一群孩子身上,因为这种代课老师年纪都不大,通常是中学生。这样一来,既能保证故事的重心在老师身上,又能把更多的视角投放到学生身上。”

  张一谋有些听明白了,“这样的话,故事确实多了一些戏剧性。而且对于这样一个代课老师来说,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足为奇了。”

  于东笑道:“还是以我那个笔友所在的学校为蓝本来说,假如我那个笔友遇到了什么事情,不得不离开一段时间,那学校就剩下代课老师那一个老师了。”

  “这样一来,这个代课老师将要面对很多她可能无法解决的问题,矛盾冲突自然而然的就出来了。”张一谋也笑了起来,他越听越明白了:“首先第一个,很多课她就教不了。”

  “这不是问题,没人会指望一个中学生能够把学生们教好。她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离开。这个问题一直都有,很多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选择辍学,小小年纪外出打工。为此,我那个笔友做出过很多努力,有过成功的挽留,也有过无奈地看着学生离开。当我那个笔友走后,那个代课老师将要独自承受这一切。”

  “而且可能还会更加严重。”

  于东点头:“没错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