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一八章 左翼复兴_重生寡头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始构建属于集团自己地第一片公益性商业住宅区。九五年七月,住宅区四十栋住宅楼投入市场,其住房均价为每平米三千七百卢布,而按照当时远东人的平均收入水平,一个三口双职工之家,每月就能购买近两平米的住宅。在十年内,类似这样一个家庭有足够地能力偿清全部住房贷款。

  不过这项政策的实施,在随后不久就遭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由于房价的普遍拉低,一些积蓄丰厚、财力足够的家庭,开始打量购买那些地段好、升值潜力大的住宅,有些城市居民甚至拥有四到五处住宅,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问题产生了:其一。是城市宅基地日趋紧张,其二,则是郭氏集团的公益性住房投资建设负担持续增长。

  这一局面的出现,令郭守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颇感失落,他认识到,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地儿戏,作为一个靠剥夺他人财产起家的奸商,一旦他决定实惠于民、倾囊反哺的时候,那些原本可怜兮兮的人们。就摩拳擦掌的准备来掏取他的腰包了。看看现在。这项公益性住房政策的发布施行,原本就是为全体远东人谋利的。可现实如何呢?大多数人并不能看到其中的问题,他们把这当成了为自己谋利地契机,炒卖住房的现象开始蓬勃发展。

  受此影响,到九四年末,远东共和国政府再次颁布《公益性住宅购买资格评审》条例,按照这项政策,任何申请购买公益性住宅的居民,必须接受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查,本身拥有两套以上住宅的居民家庭,一律不准参与新住宅的购买申请。同时,一处公益性住宅在申购之后的五年时间内,不允许以任何形式转租、交换以及出售。

  而令郭守云感到哭笑不得的是,随着公益性住房限购措施的出台,另一个**问题地滋生点也随之出现了,那些本身掌握着购房资格审查地政府官员,利用他们手上掌握的权力,大肆营私舞弊,收受贿赂,从而也将这一限购措施变成了白纸一张,在该条例颁布施行地三个月后,《远东望》周刊上这方面的投诉接连不断的出现,远东社会中的民怨出现了扩大的趋势。

  最后,郭守云不得不给波拉尼诺夫下了命令,让他的专务司抽出主要精力,严打、严抓相关方面的涉腐涉贪问题

  就这样。在两年时间地自主治政过程中。郭守云真实地感受到了国家建设地复杂性与高难度性: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乃至是一个地区。政府部门以及决策者。就不得不吃一些全新地政策、全新地方案。而每一个政策、方案地施行。都会连带着引发一系列地社会、政治问题。而在解决这些问题地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会衍生出一些更加复杂。更加难以解决地问题——就在这种发现问题。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