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七章 激烈的会议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洲,绝对是排列前茅了。这样的大型公司,它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影响到国计民生,乙烯价格的上涨和下跌都将严重影响到市场上的塑料制品。纺织品等产品的价格。炼化工厂的开工情况也将改变中国燃油市场的价格和分配……

  对苏城来说,要么后退一步,韬光养晦,要么就得继续上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借苏联解体事件,来获得高层瞩目,是苏城的一次尝试。无论成功与否。他都会继续尝试下去的。

  文章发表以后的第三天,深发展的股票也上涨到了元,开始进入上升通道。

  调节基金甚至偷偷的抛掉了20万股的股票,也没有引起市场的波澜。童经理等人于是宣布救市成功,并正式向中央报告。

  这其实比正常的流程快了一些,也是童经理对苏城的回报。没人知道局面真正的会向哪个方向走,除了底牌之外,大家都在尽其所能的推动筹码。

  10月6日,关于海沧计划的院办公会议终于召开。

  苏城和宣总,以及将近10名随同人员,被安排在了隔壁的会议室里,随时等待闻讯。

  再次见面。宣总的黑眼圈和眼袋像是两个残疾的孪生兄弟似的,挂在日渐衰老的脸上。他的脸颊不正常的潮红,自坐下以后,就开始拼命的喝茶,而且是绿的发黑的茶水。

  苏城坐在他的对面,笑道:“熬夜了?”

  宣总勉强笑了一声,道:“不比你们年轻人喽,一两个晚上就扛不住了。”

  “越是临近终点,越觉得时间不够用,是吧?”

  “是啊……总想再努力一下……”宣总心生感慨,然后才发现吐露心思的对象是苏城,马上改口道:“苏董是不是觉得,准备的不够充分?”

  “永远都不会有充分的准备的。看准时机,该上则上,没什么好犹豫的。”苏城好像没有对手的觉悟似的,说的都是心里话。

  他这样做可以,宣总却不敢示敌以弱。国企的身份、大龄中年的稳重以及不安的环境局面,都让宣总放不开来,反而落了下乘。

  温总一看苏城要谈心,立刻强势插入,拐向另一个方面:“苏董前两天写的文章有些意思,关于苏联的命运,苏董看来有不少的研究……”

  他们不想继续海沧计划的准备谈下去,苏城也就顺势以苏联为背景聊天。虽然大家的心思都不在苏联身上,但仍然聊的热闹非凡。

  直到大门被推开。

  一名院办的工作人员表情严肃,匆匆站在会议室的门口,高声说道:“问题1:海沧计划的建设时间长达数年之久,如果建设成本上升,双方如何保证资金到位。”

  双方虽然都准备了标书,但领导们没有一个会花时间去看标书,他们往往由幕僚看过标书后,只了解自己需要关心的部分。当不同人关心的部分有所交叉的时候,就会出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