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章 囤粮_农家福妻养包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泉回村,径直去沈家。

  孙泉带回来的不是路引,而是一个消息。

  “就在师爷帮我盖章的档口,州府那边来了人,刺史大人向临沂城下面各县传达禁令,暂不许百姓再离开原籍。”

  至于路引,自然也开不出来了。

  林羡不由得想起昨日成群结队的蝗虫,还有李管事说的话,好的不灵坏的灵,就怕南边真闹了饥荒。

  “说是千秋节将至,为维护金陵安稳下的令。”

  孙泉又解释。

  千秋节,是对皇后生辰的尊称。

  林羡追问:“那么多蝗虫过临沂城,刺史大人就没说法?”

  “那传令的大人倒有提及,说钦天监早料到有蝗群,天象异常所致,如今秋收已过,叫百姓不必惊慌。”

  林羡却不敢太乐观。

  倘若南边真发生饥荒,波及临沂城只是迟早的事。

  蝗灾,意味着南边百姓半年无所收。

  一个国家的粮食是流通的。

  不用等来年开春,再过上个把月,一旦南边闹蝗灾的消息走漏,包括临沂城在内的各州府,粮价必然翻倍上涨。

  像林羡这种家中无田的,如果又没足够积蓄,一个冬天下来,不饿死也得脱层皮。

  况且,她如今还拖着家带着口。

  用过晚饭,林羡便向吴寡妇打听县里哪家粮铺价格公道。

  “你是准备囤粮?”

  这些日子以来,林羡与吴寡妇处得不错,知道张家早年卖了田地,平时吃的粮食也都是买来的。

  既然预感到粮价要上涨,林羡并未隐瞒吴寡妇。

  “你是说,南边,南边闹了蝗灾?”

  吴寡妇一张嘴,讲话都有些不太利索。

  “只是我的猜测而已。”林羡没把话往严重里去说。

  朝廷还想瞒着南边那些事。

  她在这‘危言耸听’,回头引起惊慌,县太老爷绝对饶不了她。

  林羡也不信自己是第一个察觉不对劲的人。

  “只是看到院里那些蝗虫,有些不安。”林羡又道:“婶子是清楚的,我家只有大毛他爷爷给的百来斤粮,所以,就想屯点粮,求个心安。”

  吴寡妇听了这话,脸色才好转:“说起囤粮,我也该买一些,要不然,等年关再去,价格比现在高出两三文。”

  “不过咱们也不用去县城,就问那粮多的人家买,要价比那些粮铺实惠得多,明天你驴蛋哥就要回来,让他去打听便是。”

  夜里,林羡开始盘点自己的全部家当。

  原本抱着陶罐在炕上数山楂球还有多少颗的沈二毛,瞧见矮桌上的银子,立刻爬了过去。

  刚才在张家,他有听到娘说要买粮。

  这会儿,忍不住开口:“娘,以后我不想再吃麸皮馒头,我想吃米饭,可以拌汤汁。”

  每次娘煮米饭,他都能吃两小碗。

  而且,无论他吃多少,娘都不像后奶奶那样瞪他。

  如果他吃撑,娘还给他揉肚皮。

  一想到有娘后自己天天过得都很开心,沈二毛不由得趴桌边,为了让娘少扫地,他今天还抓了不少蝗虫。

  林羡瞧着不到二十两的积蓄,颇有几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

  虽然她也喜欢吃米饭,但这点银子,怕是囤不到半年的粮。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