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陈鸣‘济’天下_主宰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让小孩去上学读书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家庭里家长的潜意思选择。因为让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那是改变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命运最简单最便利也最可行的法子。

  这就像过去千百年里中国人的那一老旧思想。

  但细思之却又有大不同。

  因为眼下读书虽然‘高贵’,这份高贵却是体验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方面,而支撑着这个‘知识’的底蕴正式过去的读书人所看不起的‘奇淫巧技’,所看不起的‘杂学百工’!

  千千万万的人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不再让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去当学徒,而是把他们送到学校里去,那为什么会如此呢?这绝不是单纯的受舆论影响。

  而是千千万万个父母的真实自我感受——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是社会的各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他们看不到这条路以外的第二条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更轻松更顺畅的走向社会的更高层、更光明的道路。

  中国的父母,中国文化、社会环境作用下的父母,那是能为了孩子付出一切的人。

  后世不惜拼尽一切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得到更多的机会的父母,全中国多了去了。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所铸就的必然现象。

  那么现在也是一样。

  无数处于社会底层的中国人,在解决了温饱之后,他们的眼光就瞄到了孩子身上。怎么样才能让孩子过得比自己更好,让孩子的前途更加光明,千千万万的人思索后的结果——那就是让孩子上学。

  虽然高校的毕业生,现如今是越来越多。大学生考不上举人,甚至是秀才的传闻也不时出现在花边小报上,但却从没出现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回家种地的传闻出来。

  就算是那些死读书的书呆子们,高校毕业之后也到处是有前途的岗位等待着他们。

  唯一的变化就是这岗位的地位和权利比不上最初十年了。

  当年陈鸣刚刚推广新式教育的时候,一个高中生都能被好几家人哄抢,去考朝廷的秀才、举人,那更是手到擒来。

  可现在呢?

  高中生越来越多,大学/高校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纯粹的卖方市场早已向买方市场转变。但这绝不意味着高校生、大学生的价值就像后世那般贬值的如此厉害、彻底。这种贬值只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打个折扣,黄金变成了白银,白银变成了铜钱,但钱那依旧是钱,不是垃圾。

  只要孩子能读书读出来,那就是希望。

  读书就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最好途径,纵观整个社会,它的投入最小,回报最高,而且安全有保障。当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改变,这个家庭,这个家族的情况就也会发生改变的……

  虽然这更是在说明,陈汉现今的社会还是具有一定的流通性的,上层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