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章 可以期待一下兵圣的称号_我在春秋做贵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必然获取利益,能打赢就越打越强显得很自然。

  轮到战国阶段也是那样,交战不是为了道义,打赢则是必然有其收获,亏本的买卖反正不会去干。

  当然了,诸夏内战的话,打下哪一块地皮都能经营,哪怕短期内没有获得利益,长期利益肯定是有。

  轮到了大一统时代王朝基本盘已经固定的对外战争,用兵的相关花费太大,可以获取的利益却很少,对外进行战争自然而然也就很难获得马上能够看见的收益,再加上没有耐心或眼光去经营新得到的地盘,肯定是认为亏本了。

  有那么些蠢货就光看到了亏本,没有想过将敌人打跑本身就符合国家利益,死盯着战争投入的成本,没有看到获取到的政治声望以及保证了国防的需要。

  有一个说法是西汉就定鼎了诸夏的势力范围,后面的朝代所能够长期占领的地盘太少,认定的是占领的某地不适合定居。

  那么,西汉时期的南方是个什么模样?其实自汉武帝开始锐意进取,数代大汉天子挥兵占领的闽越、南越、东瓯、夜郎、滇国,哪一个不是蛮荒之地呢?还不是经过数代人的开垦,慢慢才变得适合居住的吗?

  西汉到东汉可以打下蛮荒之地进行经营,怎么到了其他王朝就不行了呢?比如很多王朝一度统治的交趾,它就被包括西汉、东汉在内的好多王朝占领过,有意思的是交趾在西汉和东汉掌控下很平稳,轮到其余王朝去统治则是变成了麻烦,更有好些王朝主动将交趾给放弃了。

  道理很明白地就摆在那里,只要战争能够打赢就必然会获利,区别在于马上能看到收益,还是需要时间来进行经营。因此并没有绝对的蛮荒之地,有的只是没有耐心或决心,找到正确的方法去进行开发。

  以春秋时期的现实环境和国与国的相处方式,智跞觉得书籍的第二句有点多余,甚至是一种败笔。

  国家的强大是靠打出来,不是以经济方式来进行获取。关于这点可以在齐国和宋国身上找到证据。

  齐国在经济领域一直强于天下诸侯,有武力作为保证时期成为霸主,武力下降了还不是就那样。

  宋国就更加干脆,生意做得再好,国际地位也就那样,一有楚军压境就各种抓瞎。

  当然了,不能说经济强大没有用。

  晋国没有入场之前,宋国至少跟南方霸主互相纠缠了数十年,其余被楚国盯上的国家则是陆陆续续被吞并了;齐国要是没有强劲的经济实力,怎么一直能给称霸的晋国捣乱,乃至于在田氏代齐之后可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智跞是晋国人,还是身份很高的一名晋国人。他认定武力才是一切的思维很正常,只因为晋国就是凭借强大的武力在镇压其余列国的。

  “唔……”智跞想了想,还是决定先看完再跟智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