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7章 智氏引领下的潮流_我在春秋做贵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瑶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够好了,起码惠及到了家族内部‘徒’的阶层。

  有一点必须清醒认知,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并不大量种植水稻,主要种植的是各种小米,收割之后会再补充各种豆子。

  哪怕是中原开始大量种植水稻,其实一开始亩产也就一石不到,可以说产量真的不怎么样。

  南方种植水稻也不高产,亩产接近一石都能算是丰收。

  春秋时代楚国能跟晋国打百年争霸战争,有个说法是当时楚国的水稻一年两熟,说法到底靠谱靠谱就有点难说了。

  不过,考虑到春秋时期的晋国气候跟粤地差不多,也许楚国真的是水稻一年两熟呢?

  从春秋到战国,楚国从未有过缺粮的困扰,他们甚至还能一再大批对外贩售或是赠送粮食。关于这点的记载还是挺多的。

  晋国同样没有出现过粮荒,哪怕是每年都在用兵,历史记载上也没有提到过晋国缺粮。

  只是吧?记载春秋的各种版本史书,好像很少提到过出现粮荒?这个是因为气候的问题,也就是没有频繁出现天灾人祸,导致哪怕年年用兵也没有缺粮危急吗?

  “以前没有人祸,接下来估计是要有了。”智瑶坚定认为自己的想法没错。

  以前,各国的战争没有刻意针对黎庶,也没有去破坏对方的生产体系。

  以后,各国的战争将会寻求打击敌国的战争潜力,不止会对黎庶有计划地下手,还会大肆破坏对方的各种设施。

  开启这个魔咒的人已经在寻求退休,想要在下半生好好地将自己的著作进行完善。

  紧跟时代的步伐的人是赵鞅,他几次攻打卫国都成批地掳走卫人,还因为拜托邯郸赵保管五百户卫人而起纠纷。

  智瑶也算是身体力行的人之一,能从上一次对郑国的军事行动看得出来。

  “大人。”智瑶做完了自己的事情,来到智申处。

  而智申正看着一份名单在发愁。

  这份名单是关于赏赐,有着太多本来一无所有的人,他们在得到赏赐后将拥有自己的农田、房屋和仆人。

  “瑶,是否赏赐过厚?”智申已经犹豫了两三天。

  智瑶平静地说道:“法已公示,新军战力亦是有目共睹。大人为何仍在迟疑?”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现在能够获得赏赐的只在“徒”和以上阶级,少量“徒”以下阶级的人获得赏赐没什么,数量一多将造成很大的影响。

  智瑶看到智申还在犹豫,重复道:“法已公示。”

  不管好的还是坏的,反正立下规矩就要遵行。何况新法不止激励了新军,没看到智氏其余人的参战热情也被激励起来了吗?

  智申放下名单,深呼吸一口气,说道:“范氏既亡,我家为续也!”

  不了解时代背景和范氏过往的人,听来会十足莫名其妙。

  明明是范氏,为什么会以“士”来当前缀呢?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