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 这一定是开玩笑的吧?_我在春秋做贵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犯过事。

  类似的风格并不是晋国独有,好些个强国都是这副模样,某种程度上来认知的话,是不是可以认为规则有利于促进和谐与团结?

  相反处罚力度低,乃至于根本不将律法当回事的国家,他们内部的仇杀以及各种社会恶性事件极多。

  “文王行‘画地为牢’一事,实乃祸害千年之举。然,其提倡信约,有助于德。”老子已经到了可以胡说八道的岁数。

  再则,老子不是贵族,再加上那样的岁数,别说是指责早就死了的周文王,跑去某个诸侯指着鼻子骂,那个诸侯除了笑眯眯听着,还是什么都做不了。

  姬周啊?立国之前就一再搞各种神神鬼鬼的操作,什么凤鸣岐山,又搞什么吉星高照,为的是展现姬周取代殷商是得到上天的支持。

  因为周王朝是以下犯上进行篡国的关系,还是趁着殷商主力在外获取胜利果实,后面更是搞骚操作逼反了武庚,很难去否认得国不正的事实,肯定就需要想方设法来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免总爱搞一些神神道道的玩意。

  很早之前,姬周以及各分封国,“巫”的权力大到不像话,某种程度上就是姬姓跟宗教联合起来谋夺殷商基业的一种证明。

  在那个时期,“巫”不止是掌握着祭祀权,还能一言而否决大军的出征。

  春秋早期的祭祀权其实就代表着收税权,也就是有资格制定每年各个群体的税收额度;有资格否定大军出征则是因为“卜卦”,当时以及现在,大军出征前都会卜上一卦,卦象的解读权力就在“巫”的一张嘴巴上;更早之前审判某人也会卜卦,该死的话,得到一个大吉的卦象也能变成无罪。

  老子讲那么多就一个意思,肯定了智瑶全面忽视宗教,认为不能缺少了品德的教育,制定的处罚更应该趋于劝人向善。

  忽略掉宗教对律法的影响,不该是一种基本操作吗?反正智瑶“前一辈子”就是生长在这种环境之下,一点都不认为有什么需要得到赞赏的地方。

  智瑶没有感到诧异,还是因为他知道宗教的影响力在减弱,远没有以往那么豪横了。

  “无有斩去肢体,劳动使其改造,有何不可?”智瑶诧异的是这个。

  老子说道:“世子定此,非为黎庶罢?”

  去掉了残害人肢体的刑法,暂时看不出好坏,失去震慑力度则是明摆的事情。

  所以,制定那些律法的人,他们未必对伤害人的肢体有特别兴趣,只是想要有更大的震慑力度。

  什么律法残不残忍,需要以当时的社会定论,不能适应到所有的时代。

  比如说废除死刑,人比恶魔还恶魔,不该死吗?想着白养,一直到寿终正寝,乃至于还能减刑得到自由,受害者绝对要死不瞑目了啊!!

  智瑶没有回答老子的问题。

  老子那么问,肯定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