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章 那个叫事出突然哟!_我在春秋做贵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又想干涉。

  智瑶露出了不悦的表情。

  季孙肥赶紧说道:“我光复‘阳桥’、‘长勺’亦有宗子之功,依礼需予贡献也!”

  鲁人说“余”就是代表自己;说“我”跟晋国的语法一样,代表自己的家族或国家。

  很久之前,晋国对接鲁国邦交的家族是郤氏,后来郤氏灭亡变成赵氏,前一段时间对接的魏氏。

  现在季孙肥说要将“贡献”交给智氏?还是仅仅拿出符合“阳桥”和“长勺”的价值,给予智瑶好处?

  如果是后者,说好了是归还叔孙氏的人情,智瑶肯定不会拿。

  换作是前者,鲁国这是要智氏和魏氏爆发矛盾吗?

  智瑶觉得鲁国没有胆子挑拨智氏跟魏氏的关系,肯定是后者啦?

  然后,作为三桓如今扛把子的季孙氏还真是有够小气,玩手段也玩得太粗糙了一些,明知道智氏不会拿鲁国这一次军事行动的好处,还给堂而皇之地提了出来。

  季孙肥走了,带着很复杂的心情离去。

  智氏肯定不会马上南下,甚至不一定会南下。

  他们这一次过来最大的战略目标已经达成。

  怎么说?齐国乱中生乱,乃至于已经形成割据事实,对于智瑶来说就是最愿意看到的结果,不一定是他们这次来了有多少战果或缴获。

  另外一点,鲁国是因为智氏要出兵齐国才有胆子收复失地,亦能算是智瑶这一次过来的收获之一。

  战略之所以是战略,高度就是对长久有好处,不是计较一时的得失。

  齐国这样,鲁国那样,智氏过来的部队几乎没有损失控制了两座齐国的城邑,并且赵氏对智氏的忌惮心理下降,智瑶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地方呢?

  智瑶当然没有感到满足,只是以当前的局势只能是这样子了。

  他们在“崔”可不光是看齐国的稀奇,还兼顾晋国其余几个卿位家族的动向。

  根据国内传回的消息,第一个动手的是狐氏,他们在自家的封地集结完毕,向魏氏和智氏借道过境,没有派人对白翟宣战就展开入侵。

  白翟并不是一个国家,他们只能算是多部落的联合体,以前还有一名总首领,连续被秦国坑了几次变得四分五裂,当前大的首领有七个,小首领的数量就更多了。

  狐氏之所以需要向魏氏和智氏借道,原因在于从狐氏的封地攻击白翟会被大河以及群山挡着。

  晋国几十年前灭掉了一个叫大荔的势力,随后封地被一切两半分给智氏和魏氏。

  从大荔入侵白翟一样需要途经山区,可是只要穿过大约十来里的山区就能出现在一片地势开阔的位置。

  狐氏的自身状况决定很难打山地战,采用骑马行军的方式在地形开阔的环境,不说什么占尽便宜,起码打起来会比较容易迂回一些。

  第二个有实际行动的是赵氏。

  赵氏早就在为攻打中山国做相关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