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1章 再一次的一举多得_我在春秋做贵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辅兵的安排大概是两千左右的总数。

  本来有多少辅兵这种事情,主家……也就是智申或智瑶都不好干涉,纳赋的小贵族和“士”想带多少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现在规则变了,智瑶将智氏的军事规则弄得更加明细,说白了就是约束力远比之前更高。

  对于规则的改变并不是没有阻力,牵扯到方方面面的改动,利益受到波及的人一定会有许多,他们觉得有利会乐于接受,将会损害他们的利益不免会抗拒乃至于阻拦了。

  智氏的新军,他们装备什么武器都被严格规定,不存在主家无偿赠予,可以是租用,也能是购买。他们不会获得军饷,获立军功则是能够得到土地、住宅、奴隶以及其它物资上面的奖励。

  不一定是要亲自杀人,参加某次作战,集体获得胜利,一次胜利获得什么样的赏赐,分为小胜、大胜之类,再累积胜利的次数,次数到达一定数量又是什么赏赐之类。

  出现比较大的改变是,参战人员不需要再自行携带粮食,吃喝由主家进行提供。

  智瑶还将什么身份地位吃什么喝什么的那一套拿了出来,目的跟商鞅的设想一致,使得将士知晓等级无处不在,鞭策他们奋发向上。

  必须说明的是,智瑶制定的一些规则跟以前没有太大的变化,很多只是换个玩法而已。比战袍和武器、盔甲自己出钱,由于智瑶硬性规定必须是哪些,只有主家能够生产,全军也就达到了军备制式化。

  另外一点,新军需要长时间处在纳赋状态,他们训练时的吃喝依旧是主家负责,装备也是由主家提供。

  真正有利的地方在于将立下什么军功,会得到哪种等级的赏赐写的清清楚楚外加明明白白。仅是这一点就是一种领先,并且会驱动参战人员的作战热情。

  智瑶抵达“原”的十天之后,三个“旅”的部队也到了。

  再往后的第七天,魏驹带着魏氏的三个“旅”过来。

  跟智氏有点不同的是魏氏的辅兵数量有点多,算一算大概是一比二的数量。

  “这是要去郑国尽情收获的架势啊?”智瑶猜测。

  不怪魏驹有那样的心态,他跟智瑶一起出征了三次,哪一次不是收获满满呢?

  然而,今次智瑶认为收获会有,要说有多少则是未必。

  那是郑国将靠近晋国的家族进行了迁徙,人为地搞出了宽度在五十里以上的民政空白地段。

  什么意思?就是靠近晋国的五十里内,郑国没有相关人员在进行生产,几个要道长期留有少量的驻扎人员,用于警惕晋国突然发兵来袭。

  郑国这么做还有另外一个用意,使用这种方式对晋国示意:知道为什么不致歉加赔偿吗?因为俺就是知道你们无论怎么样都会进行报复啊!

  那完全是废话了。

  晋国的睚眦必报谁不知道?百来年的时间中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