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6章 其它不论,用人惟才_我在春秋做贵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鞅弄死执礼拜访的赵午后,很长一段时间没人再去拜访的原因。事情已经过去了好些年,赵氏依旧还是门可罗雀。

  “荧庭”与“黄父”的相隔距离从平面地图看约有四十公里,只是平面地图的距离是一回事,真正走起来就是另一回事。

  程武带上阳虎,每天走三十里左右,花了四天才抵达“黄父”。

  他们到了“黄父”时,智瑶暂时还没有过来。

  没有被解除武装的阳虎走到哪都能腰间悬剑,可以在“黄父”游逛,只是身边时时刻刻有人监视着。

  加上待遇上面不差的关系,着实有点让阳虎琢磨不透智氏挟持自己来到“黄父”到底想干什么。

  杀又没杀,囚禁不像个囚禁的样子。

  阳虎甚至从智氏愿意让自己随意游逛发现一些端倪,不止一次想道:“智氏想要招揽我?”

  问题是,当前时代的招揽人才真不是这样的方式。

  另外一点,阳虎现在是赵氏的家臣,智氏真的想要获得阳虎,正确的打开应该是智申跟赵伯鲁提起,两个家族再搞家臣交换。

  类似的事情在赵氏和韩氏经常发生,搞到赵鞅这一代都差点将韩氏控制住了。

  交换家臣这种事情存在例子,真的那样干的家族却是极少。原因在于现在是知识垄断的岁月,往某个家族担任家臣会涉及到很多事情,其中包括一些独门秘笈。

  家臣流动其实就是属于人才流动,必定会出现知识外泄的现象,没有家族乐意自己家的知识外传的。

  阳虎一开始只是闲逛,慢慢了解到“黄父”的特殊性。

  什么特殊性?这边识字的人着实是多,比较令人纳闷的是“儒”的数量不少。

  最为让阳虎感到吃惊的是“黄父”有一座所谓的学宫,不止用来教导读书写字,还提供场地让人用于辩论学识。

  阳虎有去听过,尽管觉得“儒”的辩论专场没有什么意思,还是能够窥探到一再发展下去可能会出现知识大爆炸的前景。

  当然了,阳虎能去完全是智瑶同意,其余人并不是想去就能去。

  鲁国大概是“儒”最多的国家,生长在鲁国的阳虎没少受到影响,好坏之类则是看人了。

  某一天,阳虎再次看到程武,心想:“消失那么久再出现,是智瑶来了吧?”

  果然,阳虎被带着去见智瑶了。

  两人的会面场地是在城外的军营。

  当时,智瑶正在观看新军进行操练,发现阳虎来了并没有立刻理会。

  这支新军是出征郑国要返回“邺”的部分,数量在两千左右。

  足够大的校场能容纳下千人,他们在军官的指挥和监督下训练列阵。

  现场因为太多士兵走动或奔跑搞得尘烟弥漫,时不时再有一阵鼓声,士兵以齐声高喝回应。

  智瑶人在一座高台之上,能够借高度尽览全局,就是该被尘烟遮掩的区域一样是模糊一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