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0章 形势越加扑朔迷离_我在春秋做贵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0章形势越加扑朔迷离

  赵氏谋算代国这件事情上,智瑶一直是在暗中观察的阶段,不出意外接下来会干一些推波助澜的操作。

  说白了就是,以赵氏当前的实力很难短时间内吃下代国,哪怕最终能够完成目标,他们应该损耗掉多少实力呢?

  有一句话叫“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还有另外一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赵氏无法打得过代国,他们会被扫入历史垃圾堆;赵氏打赢了代国,他们一样会被扫入历史垃圾堆。

  智瑶的一系列筹谋和布局之下,赵氏的结局不会变,存在出入的仅是史书对赵氏的盖棺定论会是怎么样而已。

  在这个极度在乎身后名的年代,史书的定义对某些人来说太重要了!

  “如果不是智氏灭赵,会更有利于智氏兼并赵氏。”智瑶想着。

  毕竟,智瑶和芬嬴已经有了孩子。这个孩子不出意外会是智氏的未来家主,他身上有着赵氏的血脉,由他来接手智氏的管理,某种程度上等于智氏也有赵氏的一份。

  这种想法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用于自我安慰,不过有些人就吃这一套。

  赵氏要感谢赵鞅将女儿嫁给智瑶,他们会因为这样而留下一些旁支,不会真的所有男丁被干掉。

  以为灭族是在开玩笑?真就不是!

  历史上多少庞大家族的男丁被灭得干干净净,一杀数百上千或者更多皆有。

  赵氏是个很庞大的家族,他们的历史还足够悠久,碍于曾经被灭以及生产力的关系,没有繁衍出几万、几十万有血缘关系的人,数百人绝对是有的。

  而有数百人并不算多,也不能说少。赵武复立赵氏时就他一个男丁,百年左右让赵氏的族人增加到数百人,四代人的努力成果很是可观了!

  只是数百人而已,智氏或许无法逮住所有人,灭掉其中的绝大多数绝对能够办到,还能恫吓所有家族不敢收留那些漏网之鱼。

  不管是在什么年代,仅仅是没有出头之日这一点,不超过三代人基本上就是废了。

  现在有智开的存在,赵氏的直系肯定会全灭,旁支最终却是会保留下来。

  “我应该找机会将赵获除了!”智瑶觉得必须先断掉赵氏与国君的直接联系。

  为什么智瑶会怀疑赵氏跟国君联手?不就是赵获目前担任阍卫一职嘛。

  所以,不要怪智瑶想差了,怪就怪着实是怀疑显得有理有据。

  关于诸侯找周天子哭诉的事情,某天周王室那边有公卿来到“新田”这边,明确转达了周天子的意见。

  后来,智氏安排这位来自周王室的公卿前往“邯郸”,智瑶肯定是要跟着一块过来,作为智氏之主的智申更不能缺席。

  他们为什么要到“邯郸”呢?主要是南子以及卫君辄等卫人全在这边。

  周天子认为这一次智氏占理,惩罚卫国属于合情合理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