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5章 芸芸众生(二)_我在春秋做贵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答案。

  楚军将辎重囤积在了“阳陵”,也就是后世的许昌市附近。

  卫桃在会议上听到一个猜测,高层认为昭固救援“新郑”的决心有限,否则不会把辎重放在距离“新郑”一百八十里之外的“阳陵”。

  其实,就是楚军的辎重一直被针对,着实让他们怕了。

  “宛”跟“阳陵”的距离比较近,可是也有八十里左右。

  基于各自距离的关系,军事会议上还有另一个说法,楚军吃够了原军骑兵袭扰的苦头,一再丢失辎重让昭固不敢将囤放地点安置得离主战场太近。

  卫桃所部接到的命令就是前往袭击位在“阳陵”的楚军辎重囤放地,要求在一天之内必须抵达,同时对楚军囤放地实施有效攻击。

  “此地,敌军守军三万。”宁兴自己就是管理后勤辎重的负责人,明白楚军既然那么重视物资的安置,守卫必定非常森严,想一击奏效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他们需要清醒的是“阳陵”并不是一座城池,而是作为一个地名。

  如果是城池的话?想必原军高层也不会只想用一个“师”的骑兵就破坏掉。

  正因为“阳陵”是一个地名的关系,哪怕楚军有构建营寨,只要不是用城墙保护起来,攻打的难度总该比城池要低不少吧?

  当天,卫桃将一系列命令下达,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各级军官。

  夜里,卫桃再次被唤过去参加会议,与会者便是同一个“师”的同僚了。

  “此便是‘阳陵’山川地势,敌军营寨部署仅是外围窥知,营内如何布置,斥候无从窥探。”杨端站在一块沙盘前方。

  杨端便是这个“师”的“帅”。他看上去约三十来岁,追溯出身则会令人侧目,曾经是智瑶的亲卫之一。

  别看杨端做过智瑶的亲卫,其实出身方面并没有多高,父辈仅是“士”这种准贵族,他则是依靠武力值被选做亲卫。

  因为当过智瑶亲卫的关系,杨端一被下放便是卒长,花了八年的时间爬到“帅”。

  不用说,杨端只花了八年就成为“帅”肯定跟当过智瑶的亲卫有关,而这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无法避免。

  毕竟,人的履历就摆在那里,伦功的人一看杨端有担任智瑶亲卫的履历,杨端本身的功劳又足够,乐得卖一个顺水人情。

  类似的情况跟有深厚背景一样,靠山足够硬的前提下,同样的功劳之下,肯定是靠山硬的那个人晋升更顺利。

  杨端介绍完了“阳陵”的地形以及已知的敌军部署,又说道:“今次,太子与我部同行。”

  包括卫桃在内的所有与会者全懵了。

  不用刻意加个前缀的太子还能是谁,只能是智开。

  杨端初次得知也是懵逼,甚至很想拒绝,奈何上司的官大一级压死人,只能无奈选择接受。

  “因而,除却我部,太子将率五百突骑与一千随扈同行。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