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3章 赵氏代国_我在春秋做贵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八岁之后才分开发展。

  …

  中行寅猛点头。

  仅仅是原国之主的巡视队伍进入秦地,吓得赵氏代国和义渠立刻发出动员令,探子回报两国分别集结了七万和十万大军。

  近期,秦地频频抓捕到义渠和赵氏代国的探子,可见两国很担心遭到原军的入侵,以至于明知道当前进入秦地风险很大,还是派出了大量的探子。

  程宽和中行寅都是知道原国什么时候会对楚国动手的人,存在疑虑的是侵略蜀国和巴国的行动能不能顺利,一旦兼并巴蜀出现问题,攻打楚国的行动不知道会不会往后拖。

  他们并不知道原军在巴蜀那边的情况,倒是有得到来自中枢的命令,需要派人前往陈仓那边探路

  规划打通前往汉中的通道。

  那么就是说,秦地这边有可能需要增援巴蜀?

  中行寅心里在想:如果赵毋恤胆子足够大,他应该乘机与义渠结盟,现在这个时候入侵秦地。

  真的发生那种事情,有智瑶在秦地,中枢得知赵氏代国与义渠进犯怎么可能不救援,一场勤王事件势必发生,秦地也将变成主角。

  那么想的中行寅倒不是盼着智瑶出事,纯粹就是作为一名地方官员,并且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渴望形成的事态发展而已。

  历朝历代有那种想法的人简直不要太多,典型的只顾自己。

  赵氏代国这一边。

  季节到了春季中旬,天上不是在下雨,其实像是天漏了一般在浇水!

  赵毋恤站在帐帘边沿感受着风出来的一股股凉意,心其实也基本凉透了。

  不久前,义渠那边明确拒绝了赵氏代国的结盟提议,并且还杀了赵氏代国的正使,拒绝结盟的消息是和正使的脑袋一起被送回来。

  义渠拒绝与赵氏代国结盟的理由很直接,骂赵毋恤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

  那么骂好像也没有什么错?

  曾经的好多势力跟赵毋恤结盟,要么是那些势力变成马前卒,不然就是后面被吞并或侵略。

  有那么多的例子,谁还敢相信赵毋恤呢?

  可是赵毋恤觉得自己很委屈,与谁结盟期间虽然搞了不少小动作,展开拼杀是在解除盟约之后,以事态的进程来说并不能算是赵氏代国攻击盟友。

  异族的行事风格比诸夏那边更加简单粗暴,根本不管什么流程或进程,只看事情发生的结果,导致的是赵毋恤或许在原版历史上能将阴险狡诈玩得很溜,轮到这个历史版本一下子在义渠这边破功了。

  原国并无大军向北之意,雨季集结大军是否……赵获坐在帐篷内的火炉边上。

  目前的赵氏代国只有很少量的开战农耕,主要是以放牧为主。这种生活习性注定需要分散栖息,长久聚在一块很容易把某块区域的草皮啃秃了。

  赵毋恤得知智瑶进入秦地巡视,在第一时间向各个牧场派去使者,要求当地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