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章 使劲地撬墙角_我在春秋做贵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级别。

  智瑶选出来的“邦”里面有六十来户人家,每一个家庭从三人到六人不等,算上“邦”所属的奴隶,总人口约有两百二十多,年龄层方面就比较杂了。

  赐封是一种很严肃的事情,需要专门的仪式,子贡需要先去“新田”拜见智跞,举行相关的仪式,拿到一些文书,同时智氏也会存有文档,交接仪式才算是完成。

  “我愿赐你‘郎’为食邑,不知仲由……”智瑶特地邀请子路过来,说出了提议。

  子路来晋国之后帮了智瑶的很多忙,由于子路不是晋国的贵族,同时也不是智氏的家臣,记功方面当然是没有的。

  还有一点,因为子路不是智氏的客卿,其实也无法享受到来自老智家的各种福利,顶多就是干一回活拿一次赏钱。

  子路有点呆住了。

  那个“郎”因为没有家庙的关系,按照级别来算就是“邑”的级别,有家庙就是“都”了。

  “‘郎’有口众五百余户、隶三百余,熟田约三千七百亩。”智瑶讲了讲情况。

  晋国的这一次内战,公开的说法是邯郸赵扣押了赵氏的五百户卫人,不是什么封地纷争或其它仇恨。

  智瑶觉得拿一座“邑”来换取子路效命绝对是赚,为了不太夸张才没有选择其它规模更大的“邑”,选择“郎”这座不大不小的地方。

  “这……”子路太心动了啊!

  鲁国那边有一座“邑”,“邑”里面有五百多户,还有三百奴隶,基本上都算得上是一名中等贵族了。

  同等规模的“邑”在晋国则只能算是小贵族,一座“邑”对晋国的卿位家族来说则是九牛一毛。

  当然了,有再多的资产,别人的跟自己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性质。

  拿孔子来说,他继承父业也就是得到一个“邦”级别的封地,有着两百多属民和几十个奴隶,开垦完毕的耕田也就两百来亩,搞得经常连一众弟子的伙食供应都无法保证。

  如果子路接受智瑶的封赏,一下就拿到了老师都梦寐以求的资产,子孙后代的好日子基本上就有保障了。

  能看出子路心里很挣扎,只是还在挣扎就是对孔子忠心耿耿了,换作对追随孔子决心不是那么大的人,极可能是立刻就答应下来。

  “公孙,容由思量时日。”子路话说得无比艰难。

  智瑶可以再逼一逼,甚至能加大筹码,可是强逼与加大诱惑很没有意义。

  讲人话就是,智瑶可别得到了子路这个人,却得不到子路的心。

  “仲由助我良多,实应得此赏。”智瑶只是这么说道。

  子路行礼,一脸愁容的告辞离去。

  根据智瑶的猜测,恐怕子路不会跟任何人提起这么一茬事。

  跟老师孔子说吧?孔子肯定会劝子路接受。

  其余的同门?必然也是奉劝子路接受下来。

  在鲁国那边,哪怕是立下再怎么大的功劳,几乎没有可能受到一座城邑的封赏。

  老智家的智瑶明显很欣赏子路,代表子路“落户”晋国的话必定有大前程。

  虽说他们是贵族或贵族后裔,不是破败了或者有建功立业的雄心,谁跟一个离经叛道的夫子学知识呢?

  没错,靠谱!

  在所有贵族看来,孔子就是那个离经叛道的人,并且还背叛了自己的阶层。

  明知道行为有点离经叛道,不就是为了实利或理想吗?都不是什么小孩子,谁还不知道没有本钱就什么理想都实现不了呢!

  智瑶看着子路离去的背影,目光很是深邃……

  ………………………………

  追读的亲们别沉默呀,作者菌会心虚的。吱一声,留个脚印呗?截止今天0点留言账号数破百,明天三更!

  谢谢扶苏流云打赏200起点币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