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6章 得失_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炎元年,对江南的百姓来说,灾难仿佛是应太上皇赵佶德不配位、重新登基而生。这场旱灾自暮春拉开序幕,江南各地先后呈现干旱的迹象,尤其又以荆湖南路的灾情最为严重。

  旱情加重,收成剧减,旱灾引发蝗灾,江南各地,蝗虫遮天蔽日,枯萎的残存庄稼被吞食精光。大地龟裂,处处都是百姓饿死的骸骨。灾民纷纷逃荒,祈雨无济于事,百姓不得不鬻妻卖子,流离死亡者居多,苦不堪言。

  至于江宁城中的大宋朝廷,则是安然自若,南迁时携带的大量粮食物资,至少可以满足皇室、皇亲国戚,以及文武官员的所需。

  皇宫后苑,大宋天子赵佶依然是锦衣玉食,美酒佳肴,甚至新鲜瓜果,也是摆满了石桌。

  “曹勋,江南的灾情如何”

  赵佶拿起一颗葡萄,放入嘴中,一旁的曹勋赶紧上前。

  “陛下,江南遭遇旱灾,田畴荒芜,水乡荒索,州县荒残,百姓饿死者不计其数,士卒5天才能分到糯米一斗。荆湖灾情尤甚,百姓入教者甚多。宰执们担心,荆湖的灾民怕是要闹出乱子。”

  “一群牛鬼蛇神而已,闹不起什么风浪。”

  赵佶冷哼了一声,话题转到了北地的军事上来。

  “金人有什么动向吗,西夏有没有什么动静”

  “枢密院的官员上报,西夏人蠢蠢欲动,不断在边境挑起事端。至于金人,在肆虐山东和江淮以后,偃旗息鼓,没有了声息,怕是和夏日的酷热有关。”

  金人历年侵宋,都是在秋冬凉爽时分挥兵南下。一旦天气酷热,习惯了凉爽寒冷的女真士卒,战斗力便大打折扣,只有退兵,待天气转凉,卷土重来。

  “金人势大,江宁府已处于战争前沿。朕议迁都至杭州府,一劳永逸,不知朝中的大臣以为如何”

  以东南形势,能与天下相权衡者,江南而已。据江南以抗中原者,历代有之。江宁城前据大江,南连重岭,凭高聚深,形势独胜。金陵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实乃帝王之宅。

  真不知道这赵佶,怕金人怕到了骨子里面,竟然又要从江宁迁都。

  看曹勋支支吾吾的样子。赵佶轻轻皱了皱眉头道:“有什么话,尽管说来。”

  曹勋道:“陛下,朝中大臣分为两拨,一部分人建议迁都,另外一部分人则是不太愿意。”

  “李纲不是朝中的清流之首吗,他是什么看法”

  赵佶心里有些恼火。曹勋是在和稀泥,根本没有说实话。

  李纲已是回到了江南。金人完全占领了京东两路,他一个文官,呆在那里无所作为,只能撤走。

  曹勋道:“李相公倒是同意迁都。他说江宁府控二浙,襟举江淮,漕运贮谷,无不便利。然必淮南有藩篱形势之固,然后江宁可都。且若敌南据溧阳,东到镇江,西扼太平,据险阻,绝粮道,则可不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