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4章 风雨欲来_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管金人是不是倾国来攻,以完颜吴乞买,完颜宗弼这些人的眼光,占据江淮地区,隔断前往北地的漕运,孤立忠义军,恐怕会是势在必行。

  这下一步的攻防重点,也许不在大名府,而在江淮一带。

  大名府,太原府都是高城深池,再加上火炮之利,震天雷辅之,千军万马,也无大碍。

  只是从众人的反应来看,太过悲观,也太过缺乏进取性。

  战争的目的,就在最大规模地杀伤对方,而使对方失去战斗力。

  “

  各位先生,不管金人是不是会倾国而来,我军下一步的策略重点,就在于更大规模地杀伤金人。我军就是要歼灭其几支大军,使其处处皆哭声,部落尽寡妇。要告诉金人,宋人不是那么好欺负!”

  处处皆哭声,部落尽寡妇。李若虚几人,心里都不由得颤了一下。

  看来秋日秋风萧瑟,金戈铁马之时,不可避免,两河将会迎来一场场血战。到时真的怕是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江淮之地,如今以叛军刘豫最为势大,正好狠狠打击一下此贼的嚣张气焰,也让那些“汉奸”们都收敛收敛。”

  历史上刘豫降金,鉴于形势需要,刘豫被金人立为“大齐”伪帝,现在历史改变,不知还会不会重蹈覆辙。

  狗改不了吃屎,刘豫拥四路之地,十余万大军,金人要南下,封其为帝,以汉治汉,不可避免。

  想到长江水道,洞庭湖水域,脑子里面不由自主地想起历史上的那个人物,那场起义,王松的眉头轻轻一皱。

  也不知道张过等人,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诸公,洞庭湖一带,可有异样?”

  王松的一番话语,让黄纵不由得有些诧异。难道说王松真是未卜先知,知道有民变发生?

  “相公,据江南来的客商说,江南大旱,洞庭湖的钟相和杨太等人,带领上万百姓,在洞庭湖揭竿而起,自立为王。杨幺部击退了官军的数次围剿,动静不少。”

  王松轻轻点了点头,看起来,天灾人祸之下,历史上的钟相杨么起义,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历史上的这场起义,持续了五六年之久,由岳飞等人剿灭。现如今,没有了岳飞,不知道这些人的结局如何。

  “还是要密切派人查探,不可断了消息。”

  王松叮嘱了一下,话题转到了大宋朝廷身上。

  “听说赵构在扬州厉兵秣马,编练新军,不知是真是假。听说翟亮也在扬州,颇受重用,是也不是?”

  翟家满门忠烈,对大宋朝廷忠心耿耿,翟亮又是年轻气盛,一直想光大门楣。大宋朝廷南迁,翟亮没有留在忠义军中,而是追随了大宋皇室南下。

  “相公所言不错。”

  对于王松直呼赵构之名,李若虚也是有些诧异。按理说,王松生性豁达,胸怀也甚是宽广,但他对康王赵构,以及御史中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