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9章 差役_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没有,到底有没有夺人天地,草菅人命”

  公人赔笑道:“回相公,小人已经查的明明白白。闫忠所占的田地,确实是赵家人的,不过赵家欠了闫忠那么多银子,这也是两厢情愿。至于赵家的小娘子,是自己想不开上吊,和闫忠没有半分关系。请相公明察。”

  赵不试点点头,冷声道:“这就好,免得让王松的人抓住了把柄,不好收拾。”

  “告诉下面的人,这几天都激灵点,莫要让贼人轻易混进城来!”

  赵不试重新闭上了眼睛,嘴里喃喃自语道:“王松,这相州城还是我赵宋的治下。我倒要看看,你能拿我怎样!”

  公人们对望一眼,轻轻退了下去。

  “这个赵不试,如此桀骜不驯,难道他就不怕相公处置他吗?”

  虽是夜色深沉,临漳县衙后堂依然是灯火通明。相州知州杨震阴沉着脸,背着双手,在房间走来走去。

  “杨知州,胥吏自古有之,至宋更甚。他们结党营私,勾结豪右,控制乡里,知州你处理此事,千万不可大意!”

  作为相州的同知,杨震的助手,段盛自然要为他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了。

  大宋朝廷南迁以后,王松入驻大名府,以两河宣抚司的名义,任命当时的相州通判赵不试为相州知州。谁知赵不试拒不领命,依然以大宋通判之职发号施令,独领相州之权。

  由于军务繁忙,夏季攻势如火如荼,王松一时也顾不上。等两河各处的战事稍稍平息,王松便派下官员,接任相州地方。

  谁知赵不试竟然关闭城门,不准杨震等人进城。为避免摩擦,事情闹大,杨震忍气吞声,临时驻扎在了临漳县,办理政务。

  前几日有永和镇百姓报案,说是回乡之后,家里的田地已经被安阳县衙的胥吏闫忠占去,其女也被闫忠糟蹋,不堪受辱,上吊身亡。

  家人去安阳县衙报案,县衙前面要说秉公处理。过了月余,家人再去,却被衙门轰了出来,说是没有人证物证,纯属诬告。

  家人无奈告到知州衙门,但衙门以人证物证俱无,并不接理此案。

  家人再去找人证,一个个都是矢口否认,显然是受到了警告或者威胁。

  私底下有人明确告诉受害人,胥吏闫忠世世代代都在此经营,和地方官府早已是铁板一块,就连知州等上官也要受他们的钳制。

  宋朝科举取士,科举制度成为官员最主要的来源。科举取士的只是官员。朝廷派驻地方县里担任官员的也仅仅只有知县、县丞、主簿等几人。

  但是,县作为朝廷郡县制最重要的地方行政部门,要主管税赋、治安、诉讼、教化等多个领域,涉及的事情实在太多,而具体做事的人,则是吏,也就是“差役”。

  “差役”,顾名思义,是百姓所要承担的义务,因而是没有报酬的“义务劳动”。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