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章 战前_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将千员,谋士如云!

  这是王松看«三国演义»时最喜欢的一句话。那个时候,他对曹操有一种莫名的羡慕,再对比一下孙权部下的那些个猛男幕僚,他会经常感慨,刘皇叔太势单力薄了!

  年少时候的王松,很不喜欢刘备,总觉得他只会使手段,假哭,很为赵云、马超、魏延们不值。直到他历经磨难,自己坐上了这个高位,关系到这么多人的生死,方方面面,事无巨细,他才明白了刘备的不易。

  要在困境中时刻保持斗志,谈何容易,古今往来,豪杰英雄川流不息,又有几人做到?

  清末太平天国后期,石达开率领大军离开天京,在大渡河被杀,太平天国最后的一丝希望也随之破灭。

  但造成石达开败亡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存亡之际,石达开心灰意冷,竟然想隐居山林,逃匿荒野,以慰心灵。一军主帅,众人的精神支柱和希望所在,竟是如此萎靡不振,部下自然是人心尽失,失望至极。

  行军途中,众军纷纷离他而去。在你死我亡、凶险无比的军事、权力斗争中,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又何以服众,带领众人完成一个个政治、军事目标?

  这也就是石达开为什么兵败身死,得不到世人原谅的原因。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光一个百折不挠,试问这世间,又有几人做到?

  更不用说,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放在任何人身上,也得思量三分。

  要知道,历史上的“隆中对”时,刘备已经47岁了。以这样的“高龄”,尚能自强不息,千古帝王,恐怕也只有汉高祖刘邦和刘备了。

  王松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百折不挠,但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这两点,他是一定要做到。

  人人平等,诚以待人,博爱之心,便能赢得大多数将士的军心。

  “各位兄弟,大家辛苦了!”

  王松满意地看着下面的谋士和一众将领,微微点了点头。

  “唯相公军令是从!”

  等王松坐下,众人一起肃拜道。

  “相公,我军已经集结完毕,今夜可以渡过一半。明日一早士卒、辎重可以完全过河!”

  “相公,现在已经有渡船200艘。到明日一早,可以达到400艘。一次可以运送士卒5000人,携带火炮上千门。”

  翟二、岳翻一起上前,向王松禀告道。

  “相公,此次我军骑兵一万两千骑,可谓倾巢而出。”

  马扩上前道。

  “相公,此次我军携带火炮1000门,其中重炮600门,小炮400门,弹药无数。”

  张学智和刘宏津抱拳肃拜道。

  “相公,另外,我军还有掷弹兵2000人,携带震天雷26万颗,足够步骑所用。”

  马扩抱拳站到一旁,王松点了点头,对帐中啧啧称赞、议论纷纷的幕僚将领摆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