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九章 徐振鹏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月末的时候,张凤兰在天津给张春介绍了一个厉害人物叫徐振鹏,广东人,是第三批赴美国留学的幼童,今天已经四十一岁了。光绪二十年,北洋海军在黄海大战,徐振鹏在定远号上为副将,曾经受到李鸿章嘉奖。光绪二十一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徐振鹏愤然上书。不过随后北洋海军解散,徐振鹏也被解职闲置。李鸿章去世,他更加无人问津,生活困难。张春的姑父吴思诚有意用他,不过他似乎心灰意冷不愿意从军。张凤兰就把他介绍给了张春,徐振鹏在上海有些熟人,和顾明的父亲见过几次面,是知道顾明的。听说顾明再给张春当师爷,非常惊奇。顾明听说了也极力替长春说好话。所以他乘船而上。到了这个小镇。

  当然,张凤兰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她让吴颖北上去给她帮忙。吴颖也在逐渐减少管理的事务。

  徐振鹏到的时候是顾明接待的。

  张春和丽质到农学堂讲课去了。

  张春站在学术厅的讲台上。见顾明带着一个长袍马褂,清瘦的中年人坐在了学生中间,知道这个人可能就是徐振鹏。不过只是点了点头。

  “刚才我们分析了云龙镇垃圾和下水道的主要分类和组成部分。可以被氧化,降解,并为微生物提供生活环境的部分,环境组的报告十分详尽。水生环境下的微生物种类也很齐全。不过还请环境组去云龙河岸边取一下样。云龙镇的垃圾基本都倾倒到了那里。时间很长了,我看过一下,太臭了。不过我发现里面生长着一些菌丝,似乎和农家肥里的菌丝不同,农学组和环境组联合研究一下。

  这个不是我今天讲的重点,这些你们做得挺熟练了,不用我来教你们。

  我现在来看一下上述的分类结果。丽质,请把农学堂的垃圾分类结果挂起来。看,你们真奢侈。在厨余垃圾中,我们可以发现,云龙镇的取样结果中,油脂呈现两极分化,东街最多,我告诉你们,东街商行多半是没人的,就是有人,也都是富商。所以东街的垃圾主要来源于吴家。当然吴家有五十多户,不都是富人。但是他们的垃圾中的油脂最多。但是,我重复一遍,就连吴家垃圾中的油脂只有农学院的四分之一。也许吴家有人比你们吃得好,但是垃圾是一个综合的指标。吴家只吃两餐,平均使用油脂也不如你们多。可是你们不是最强的,最强的是守备队的那些小子。而守备队的那些小子现在和洋人比起来,那也是远远不如的。中国是以大米小麦为主食的民族,但是洋人,是以肉和奶为主食的民族。由此可知,我们的富人中的人口素质也比别人差的很远。

  大家都知道,这还不是最差的,西街,很不幸,取样的小伙子们运气不好,只取了杨家一个样,剩下了五个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